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粪便也能治病?是的,你没听错,这种乍听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医院屡屡“上演”。从健康人便便中分离出来的粪菌,移植到相关病人身上竟成了“救命良药”,还屡建奇功。
据专家介绍,粪菌移植是消化内科近年开展的一项医疗新技术,是指将健康志愿者的粪便经过特殊处理后移植至患者肠道,帮助重建正常肠道菌群来达到治疗疾病效果的技术。
迄今全世界已超过两万例患者接受粪菌移植治疗,在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乙肝、肝硬化等慢性肝脏疾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以及自闭症、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和癫痫等神经性疾病等疾病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当然,粪菌移植不是万金油,在临床应用上仍有许多问题仍待研究解决。
如何从粪里“掏宝”、让便便发挥更大的作用?医学界仍在继续探索中——
案例1
女孩误服偏方进了ICU
想不到便便竟救她一命
今年夏天,15岁的汕头女孩琪琪(化名)为了备考体育考试,误信误服偏方“出现腹痛、腹泻、血便、休克等症状,被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急性肝功能损害。医生积极抢救并开始为她做抗感染治疗。但病情发展迅猛,逐渐出现呼吸衰竭,全身持续性出血,医院ICU治疗。
经过2个多月的积极抗感染,护肝,呼吸机辅助呼吸,输血浆等治疗后,琪琪生命体征稍微平稳,但却反复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几乎无法进食。
肠镜检查发现,她的肠道覆盖了大量伪膜性的脓性分泌物,这是艰难梭菌感染、伪膜性肠炎的典型表现。虽口服万古霉素,但琪琪仍反复腹泻,严重时每日腹泻多达20次。而且,因治疗过程中使用了一种抗生素的“多粘菌素B”,导致全身皮肤颜色明显发黑、晦暗,像一个“小黑人”一样。
怎么办?转入广州医院后,消化内科主任杨辉教授和会诊专家一致认为:尽管琪琪病情重,一般情况差,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但粪菌移植是治疗伪膜性肠炎的最佳治疗方案。
经过7次粪菌移植和广医二院消化内科医护团队的支持治疗和护理,琪琪的腹泻终于缓解,并可以正常进食,复查肠镜提示肠道已基本正常,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
(粪菌移植治疗后的琪琪)
案例2
移植粪菌治便秘
意外改善“扑克脸”
陈新(化名)的太太发来一段丈夫在客厅和走廊轻松步行的视频。视频里面的陈新对着镜头露出了笑容,再也不是帕金森病患者典型的僵硬“扑克脸”。
而两三年前,作为一名帕金森病患者,他面临着许多病友经常面对的问题——便秘。粪菌移植解决顽固性便秘的方法已经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他也来医院粪菌移植门诊求医。令人意外的是,随着粪菌移植改善的不仅仅是多年的便秘,帕金森症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一病例年6月被SCI期刊《Medicine》(《医学》)收录发表。
医院消化内科黄红丽副主任医师解释说,近年来医学界对于肠道菌群的研究日渐增多,许多研究发现,肠道里面的细菌除了对消化系统有重要作用,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很大的影响,即我们说的“脑-肠轴”。在帕金森病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肠道菌群对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案例3
移植粪菌缓解病痛“变年轻”
黎老伯几年前确诊患上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后反复出现腹胀、胃口差、乏力等症状,精神状态也不怎么好,甚至一度患上抑郁症。
多年来,医院治疗,但症状依旧反复。前段时间他再次腹胀,同时出现大便性状改变,被家人送往广东医院就诊。该院消化内科肠道微生态治疗团队在充分评估他的病情后,建议他接受“重建肠道微生态”治疗。
在征得他和家属的同意后,治疗团队从招募的健康志愿者粪便中提取出肠道健康人粪菌为他进行了移植。治疗一周后,黎老伯腹胀、胃口差的症状明显改善,顺利出院。
出院后两周,家人发现老人不但精神状况明显好转了,脸明显白净(不是苍白),“斑点没有了,像做过美容一样”。
探秘
粪里“掏宝”治病
技术还真不简单
“粪便治病”可不是一个简单植入的过程。之前,有约君曾专医院“探秘”。粪菌从哪里来、怎么取、怎么治病?其实有一整套严格的要求。医生必须采用健康合格供者的新鲜粪便,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制浆、离心、悬浮等一系列精细复杂的过程,提取出细菌,然后才注入患者的消化道。
为了分离一份优质的不含病菌的粪菌群,广州多医院对捐“便便”人群的准入要求非常严格。
捐献者以18~25岁的群体为主,一定要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的传染病,无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病史,捐献前近3个月内未使用抗菌药物等,此外还需对供者进行各项身体指标的检查,从身体到心理各个方面都要全面评估,合格之后才算初步入选。
入选之后,还要进一步对捐赠者进行定期监控筛查检查,捐赠者在整个捐赠周期都要恪守良好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烧烤都可能造成便源不合格。要保证移植到患者体内的粪菌是无害并且是有益的,到了捐献前,如果供者有轻微的身体不适,例如牙齿发炎、休息不好等也不能捐献的。医院招募了50名志愿者,但最终通过所有检查捐献成功的只有2人。
拿到新鲜的粪便后,医务人员立刻小心翼翼地放入实验室的设备里,放入粪菌智能化分离系统中。
(医院资料图)
据医院消化内科黄红丽博士解释,所谓实验室的粪菌制备就是从捐赠者的粪便中纯化得到用于治疗的菌群。在粪菌制备中用到的技术手段主要是过滤和漂洗,过滤的目的是去除不溶性颗粒杂质,漂洗是为了去除可溶性杂质。
说得好像有点复杂,而有约君所见,就是医护人员将粪便在设备中不断搅动,过滤后灌注到离心管中。最后在生物安全柜和离心机里将菌液进行离心、去除上清液,加生理盐水重悬,这一步骤重复3次,最终得到可以用于移植的粪菌悬液。菌液呈乳黄色或淡黄色,透明,无明显不溶物。这样才能提取有用的粪菌用于治疗。
好奇
粪菌移植怎么做?
当然不会直接吃啦!
粪菌移植一度被戏谑为“吃屎治病”。在其早期研究阶段,不了解真相的公众觉得可笑甚至恶心。
粪菌经过什么通道进入人体?真如网上传说的一样是“吃”吗?其实,粪菌移植虽与粪便有关,听起来不那么卫生,但是实际上并非移植粪便,而是移植粪便里的肠道菌群。真不是有些人乱脑补的那样。
一般来说,取自捐赠人便便分离后的粪菌会根据不同的疾病种类,通过两种方式移植到患者体内。
第一是通过在口腔或鼻腔插一条很细的管,直接通到患者的空肠,然后把粪菌注进去。
第二种是在肠镜的引导下,在患者的大肠置管,然后经过肛门把粪菌移植到体内。
无论何种方式,粪菌都不会与患者的口腔有直接接触!
40岁多的李女士就有过亲身体验。几年前经常无缘无故地腹痛、腹泻,还反复拉血便,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但吃药效果不理想,在分析了她的病情后,医生们觉得如果采取粪菌移植,很可能对她有效。
据她回忆,移植当天,消化内科医生将供者提供的新鲜粪便进行粪菌标准分离,将分离后的“粪菌”通过结肠TET管注入患者的回盲部,患者侧卧半小时后,健康粪菌“定植”,整个治疗过程安全、无味、快速、清洁。
在第一次粪菌移植后,李女士腹痛、血便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间隔3天,李女士做了第二次粪菌移植进行巩固,无血便,大便成形,腹痛、乏力也明显改善。
专家说法
肠道菌群是个庞大微生态系统
粪菌移植重建肠道菌群助治病
目前,广东已有包括广东医院、广州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开展粪菌移植治疗。
据广东医院消化科内科教授何兴祥介绍,该院从年12月以来在临床上开展“健康菌”移植治疗,用“粪菌智能分离系统”从招募的健康捐粪志愿者的粪便中提取出肠道“健康菌”,为三千多名患者进行了移植,疗效良好。
他解释说,人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的微生态系统,数量高达10的14次方,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以上,从这个定义出发,可以将人定义为人体与微生物群的复合体或者超级生态系统。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撮提出来,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这样做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全球已有超两万患者受益
未来或可取代益生菌疗法
“粪菌移植不同于器官移植,不会产生排异反应。因为肠道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会随着人体饮食、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张筱茵说。
经过严格处理的粪菌液体能救人性命。
未来,粪菌移植的方法或可取代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认知的益生菌治疗方法。“益生菌只有单个菌种,且多是体外孵化。而粪菌移植是整体性地保留肠道健康菌群,且保持肠液正常状态下分泌的物质。”
迄今全世界已超过两万例患者接受粪菌移植治疗。这种疗法已经被美国列入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指南,此外,粪群移植目前在一些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欠佳的疾病中已有所应用,比如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乙肝、肝硬化等慢性肝脏疾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以及自闭症、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和癫痫等神经性疾病等。
粪菌移植“异病同治”
非包治百病“万金油”
据不完全统计,粪菌移植目前被用于几十甚至上百种病的临床研究探索中,甚至还被用于抗衰老研究。
有报道称,年,西班牙奥维尔多大学的生物学家瑟利亚发现,早衰症患者随着病程发展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肠道失调,而在健康的百岁老人体内没有类似现象。瑟利亚将健康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早衰症小鼠的肠道,几周内早衰症状开始减缓,早衰小鼠的平均寿命延长了近15%。这一研究成果在人类身上是否能成立?目前自然没有结论,但很让人心动。
不过,各种研究在将粪菌移植的功能拓宽在如此强大,也引来是否被吹过头、甚至近乎一个包治百病的担忧。
专家指出,就像抗生素可以治疗全身不同器官的感染一样,粪菌移植也可以治疗全身各个不同器官的疾病。所以,上述疾病看似不同,一般就诊也在不同科室诊疗,但同粪菌移植都能有帮助。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这些疾病的发生,本质上也可能是肠道菌群异常参与了全部或者部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通过移植提取自健康人的粪菌帮助患者平衡肠道菌群,是多种临床探索的目的。
当然,粪菌移植不是万金油,在临床应用上仍有许多问题仍待研究解决。比如对糖尿病并发疼痛的神经病变,它也许值得尝试,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治好。
如何从粪里“掏宝”、让便便发挥更大的作用?医学界仍在继续探索中。
部分资料据广州日报、广医二院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翁淑贤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