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粘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子4岁还不会说话问题竟然出现在耳朵上 [复制链接]

1#

都市快报首席记者俞茜茜通讯员于伟张颖颖

“医生,我家孩子讲话含糊不清,是不是发音有问题啊?”前不久,一对年轻夫妇带着4岁的儿子肖肖(化名),走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医院耳鼻咽喉科贾月芝主任医师的诊室。检查结果令妈妈大吃一惊,儿子的发音器官是正常的,问题出在听力上。

今天(3月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据统计,我国每个新生儿中,就有1-3个存在听力障碍。如果夫妻双方患有听力障碍,生下的宝宝存在听力障碍的几率高达80%。

孩子出生后没做过听力筛查

4岁了说话还含糊不清

口齿不清,通常指说话语言表达不清,口齿含糊等。口齿不清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听力损害,二是发音器官异常,三是口腔运动功能问题,四是语言环境的影响。孩子的口齿结构、软腭发育是否正常、舌系带有否粘连等,都会对孩子的言语发展造成影响。

贾月芝主任医师为肖肖检查了口腔、唇舌、软腭、鼻腔、外耳道和鼓膜后,耐心地询问了他几个简单的问题,可肖肖好像听不太明白医生的话,一脸茫然。凭着近30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贾月芝主任医师意识到,肖肖之所以讲话含糊不清,是因为听力障碍导致的语言障碍。

果不其然,询问家长后才知道,肖肖平时和他人沟通就有问题,他不光自己讲话不清楚,也很难听懂别人的话。随后做了听力测试,结果显示肖肖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得知结果,肖肖的妈妈很自责。夫妻俩平时都在外地打工,孩子从小在乡下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出生后没有做过听力筛查,至今4岁多了,家人从来没发现孩子的耳朵有问题。

“因为孩子的言语发育黄金期是3周岁以前,错过这个时间,将会因聋致哑,还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造成心理和行为交往的缺陷。”贾月芝主任医师惋惜地说。

肖肖是由于听力障碍导致语言障碍,而且已经错过3周岁前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但是,如果现在及时进行干预,植入人工耳蜗,还是有望获得部分语言能力的。

先天性耳聋黄金干预期在3周岁前

听力障碍患者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语前聋,即患者在还没学会说话之前就听不见声音了,这类患者发生耳聋的时间通常在3周岁以前。

先天性耳聋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妈妈在孕期发生病毒感染、宝宝早产或出生体重过低、胆红素过高等,都可引起先天性耳聋。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耳聋。

从遗传的角度讲,如果夫妻一方携带显性耳聋基因,宝宝出现耳聋的几率为50%;如果夫妻二人携带隐性耳聋基因,那宝宝出现耳聋的几率是25%;耳聋基因检测则明确遗传病因,从而预防和减少迟发性耳聋的发生,或保护残留听力,避免听力损伤加重。如果母亲是因为药物导致的耳聋,那宝宝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今后更要注意用药安全。

“由于迟发性耳聋具有隐蔽性,传统的听力筛查方法难免会有遗漏。如果新生儿42天听力筛查没通过的,建议3个月时,做一个耳聋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患儿可选择人工耳蜗手术、佩戴助听器、用药等手段治疗。”

贾月芝主任医师说,由于人类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在6岁前,尤其是3周岁前是语言发育的黄金期。一旦错过这个黄金时间,日后即使经过治疗后(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等)能听到声音,他们学习语言的难度也会增加。

老年性耳聋程度较轻可通过中医调理

听力受损严重的需要植入人工耳蜗

还有一类是语后聋,即患者在听不见声音之前已经会说话了,老年性耳聋就是其中的一种。像这样的情况,也建议尽早做听力评估,根据听力受损的情况做干预治疗。否则时间一长,也会影响正常的社交生活。

几天前,医院耳鼻喉科唐旭霞主任专家门诊,来了一位80多岁老人,姓张(化名),是从萧山赶过来的。

张大伯说自己年纪大了,耳朵不灵光已经好几年,电视机音量开得很响,也还是听不见说什么,别人讲话更是听不清楚,最近还经常伴有耳鸣、头晕。

经过初步检查,唐旭霞主任发现张大伯是因为老年功能性衰退导致的听力异常。在门诊中,像这样的老年患者并不少见。

唐旭霞主任说,随着年龄增长,因衰老而导致的听觉系统退行性变,称为老年性耳聋。老年性耳聋是不可逆的,但通过生活方式调节可减缓衰老的速度。早期可以通过药物干预,包括中医调理。如果症状相对较严重,则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辨证施治。

而对于听力严重受损患者,则需要据程度不同,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手术等进行干预。通常来说,如果听力在40—70分贝以内,通过助听器就可以改善听力,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佩戴助听器依然无法解决问题,则需要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目前,人工耳蜗主要用于双耳重度或者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需要进行耳蜗手术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对人工耳蜗手术的接受度也在逐年提高。

唐旭霞主任介绍,以往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人群大概90%以上都是儿童,而在美国,大概是30%。医院最近两年也出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对老年性耳聋需要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来说,很重要的还是家庭的支持。人工耳蜗植入后,相当于重新开始接触声音,重新开始学说话,必须强化听觉和言语训练,建议在专业的康复机构学习或掌握科学的康复方法,强化和患者进行听觉和言语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康复。”

听力下降、受损的人群越来越年轻

过度疲劳、焦虑紧张、熬夜是诱因

医院耳鼻喉科赵荣祥主任医师说:“原先耳鸣耳聋都偏向于高龄老人,现在中青年龄段的人越来越多。门诊中发现,听力下降、受损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频繁加班熬夜、过度疲劳,很大程度提高了这种病的发病率。不少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就因为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出现听力障碍了。”

过度疲劳、焦虑紧张、熬夜,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大脑供血不足会波及耳蜗,引起耳蜗缺血缺氧,耳蜗里的毛细胞是主管听力的,它非常敏感,一旦发生缺血缺氧就会引起耳蜗损伤,导致听力受损。此外,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或经常处于噪声环境,都会增加患病风险。比如有些人喜欢塞着耳机听歌入睡,时间长了也会对听力造成损伤。

赵荣祥主任医师提醒,要早期识别听力受损的症状,比如出现耳朵发闷、发胀,莫名头晕,一定要引起注意。尤其是年轻人,出现耳朵不舒服的症状千万别硬扛,从而耽误了早期治疗。

不同年龄段引起听力下降的原因不同

听力下降有9个危险信号

为了尽早发现听力损失,并采取早诊断、早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落实国家救助政策,检查听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不同年龄段,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并合理干预。

婴幼儿时期:通过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做到早诊断、早干预。

学龄期儿童:由于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明显增多,只要及时恰当地治疗中耳炎,大多能恢复听力。

青少年时期:由于噪声引起的听力下降日渐增加。因为电子产品和娱乐设施越来越多,儿童和青少年接触的机会就会增多。青少年噪声性聋主要是由娱乐性噪声暴露导致,所以,加强对噪声危害性的认识,采取听力保护措施,多能预防。

成年人:以特发性突聋多见。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前多有生气、焦虑、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刺激,或者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诱因。平时改变工作和生活习惯,可以减少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一旦发生突发性耳聋,尽早就医,治愈的几率会增加。

老年性耳聋: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逐年增多。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基础疾病、环境噪声和生活习惯有关。减轻或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加强体育锻炼。

贾月芝主任医师提醒,如果有以下情况,意味着很可能存在听力下降,医院就诊——

1.听到声音,但听不清楚;

2.在噪声环境中听声音困难;

3.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

4.你经常要别人重复一些内容;

5.你需要将电视机音量调大;

6.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谈话的主题,常常会答非所问;

7.参加会议、去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时觉得有些困难;

8.远距离听不到电话声或门铃声;

9.儿童讲话口齿不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