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粘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一幼小小妙招作用大应急救护全靠 [复制链接]

1#
据统计,每年都会有近名孩子因误食导致噎住而窒息,2-5岁儿童是噎食的高发群体。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能够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及时、准确地进行处理非常重要。

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些关于气道异物阻塞等在内的突发急症处理措施。

1.气管异物梗阻儿童在进食块状食物时,因咀嚼不全或吞咽过快,易造成食物卡喉、呼吸困难,甚至是窒息。当孩子出现噎食后,*金抢救时机只有四分钟,因此及时、准确地处理这种突发情况非常重要。最常见的情况是不小心吞食葡萄、坚果、果冻或玩具等。

推荐使用腹部冲击法,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站在孩子背后,用两手臂环绕孩子腰部,一手握拳抵住腹部正中肚脐上两指处,另一手抱住拳头;

◇双臂用力收紧,快速向里向上按压孩子胸部,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异物冲出;

◇持续几次积压,直到气管堵塞解除,异物排出。

2.喉咙卡刺耳鼻咽喉科经常会收治一些因食道异物前来急诊的患者,其中以鱼刺居多。大多卡在口咽部或者咽喉部,咽一口水,喉咙就发痛;还有一种是戳在食道上,疼痛时刻不停,难以忍受。

应立即停止进食,放松咽喉,减少吞咽动作。安慰孩子的情绪让其不要哭闹,以免将鱼刺吸入喉腔或食管。

◇引导孩子低头弯腰,试着用力咳嗽,刺激喉咙诱发恶心、呕吐,促使鱼刺松动吐出;◇前者无效后,再用勺子或筷子压住舌头的前部分,举起手电筒观察喉咙的入口两边及四周,发现鱼刺可用镊子夹住轻轻夹出;◇如果没有发现鱼刺,说明鱼刺的位置较深,医院就诊,医生会使用专业器具尽快取出鱼刺。3.动物咬伤◇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清洗后,用碘伏消*伤口及伤口内部;◇有较大伤口者,医院再次处理伤口,并打破伤风针;◇预后尽快打狂犬病疫苗。4.

烫、烧伤

很多家长认为烫伤后抹些东西就能帮助宝宝缓解疼痛,实际上,在伤口上乱抹东西,不但对伤口愈合没有任何帮助,还可能引发感染,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反而加重伤情。

◇冲——烫伤后应立即冷水冲洗或者冷敷;

◇脱——脱去患处衣物。如果伤口与衣物粘连,用剪刀小心剪开患处周围的衣物即可,切勿强撕;◇泡——用流动的凉水冷却创面直至疼痛消除;◇盖——纱布覆盖,避免粘连;◇送——及时就医。5.扭伤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由于孩子们还未形成稳定的关节结构,踝关节扭伤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是各关节韧带损伤之首。

◇让脚踝休息,不要站立或行走;◇扭伤后采用冰敷;◇用绷带缠绕脚踝,为其施压;◇保持足部抬高至心脏位置以上。6.异物刺入儿童玩耍时,可能摔倒或误伤。棍子、筷子、剪刀、铅笔等尖锐物品很可能在玩耍中刺入儿童身体。当异物刺入身体较深时,如果贸然拔出可能造成出血死亡。

◇刺入浅,如竹刺、木刺,有刺痛感,应小心翼翼帮助幼儿取出。◇如果异物刺入身体较深,不能擅自拔出,应按压止血,医院进行处理。7.中暑夏日炎炎,气温很高,孩子室外活动时间过长后,或久居不通风高温室内,会出现头晕眼花、心慌气短、恶心想吐等中暑症状。

◇迅速把孩子带离高温环境,抱到阴凉处平卧休息;◇把孩子衣服解开或是直接脱去衣服散热;◇可以用冷水擦浴给孩子降温,或者风扇空调等辅助降温;◇补充适当水分,口服补盐液,必要时送医;8.眼内异物儿童有时候会被风沙、灰尘迷眼,马上用手去揉,或者是用嘴向眼内吹气,可能造成结膜或角膜组织损伤,和引起细菌感染。

◇将上眼皮向前轻拉,刺激眼泪流出把灰沙冲掉,只拉几秒就能见效,可反复重复几次;◇给幼儿眼中滴几滴纯净水,眼睛在水面上张合,可利用水把灰尘冲出;◇如异物在黑眼珠上,久久不去,医院进行处理。9.

鼻内异物

幼儿往往因为好奇,玩耍时会误将一些玩具零件、纸团、豆类、果核、纽扣电池、珠子等塞入鼻孔内而进入鼻腔。

◇如果异物刚刚进入鼻腔,仅停留在鼻腔口,可以帮助患儿压住健侧鼻孔,让幼儿合嘴后用力擤出来;◇如果异物已经进入鼻腔无法取出时,医院就医。10.骨折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活动中难免有磕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26.1%儿童发生意外创伤,其中10.0%~33.5%严重意外创伤可导致四肢骨折。

◇不要试图移动孩子,尤其是伤到头骨,臀部,骨盆,脊椎骨或大腿时;◇如果失血情况严重,马上用消*绷带或干净的布压住受伤部位止血;◇使用冰块冷敷,可以缓解骨折处的疼痛和肿胀;◇如果伤在前臂或小腿,在医护人员不能及时赶来的情况下,应正确地使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减少继发损伤。11.

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又叫热性惊厥,初次多发作于5岁以下的孩子,发热所诱发的惊厥。高热惊厥的主要表现是发热,手脚僵硬抽动或全身出现肌肉抽搐现象,意识丧失,两眼斜视、翻白眼,并紧咬牙关。

◇将宝宝放在地上或床上,移开周围坚硬的东西,解开衣服,及时清除口鼻及咽部分泌物;◇如果超过5分钟孩子症状还没减轻,要马上送医;◇有些家长怕孩子舌头被咬伤,会用抠喉、将手指放入孩子嘴里等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效果,严重甚至可能威胁生命。12.流鼻血

鼻出血在儿童中较为较常见,因儿童鼻前部的利特尔区毛细血管特别丰富,而鼻黏膜又较脆弱。

◇当孩子鼻子出血时,不要仰头,应嘱其将头稍低,身体向前倾,再用食指和拇指压迫出血侧的鼻翼;◇用冷毛巾或冰袋敷颈后、前额以及鼻骨处,从而使局部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捏5分钟后,轻轻松开手。如果血不再流了,暂时不要再碰鼻子。13头部撞伤

坠落伤和交通事故是儿童颅脑创伤最主要的致伤原因。年龄越小,坠落伤引起的儿童颅脑创伤比例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车辆相关的意外伤逐渐取代坠落伤成为致伤的主要原因。

◇如果宝宝的头上肿了包,可以用湿毛巾裹着冰袋冷敷在肿起的部位,冷敷时间20分钟左右;◇受伤后最初的2小时,一定要保持密切观察,磕到头后,轻微的头疼、头晕、恶心相对常见,不用太担心。◇如果没有大碍,鼓励宝宝躺下来休息,直到所有症状消失;◇如果幼儿出现意识不清、反常的嗜睡或呕吐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送医。

遇到孩子受伤,我们需要冷静对待,一些不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无用,可能还对孩子身体有害。幼儿安全无小事。

愿我们与幼儿一同快乐成长,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一幼编辑:丁晓燕审核:王东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