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小孩一直在厨房待着。然后我就听到频繁的水龙头不停开关,哗哗流水的声音。于是我问:“你在厨房做什么了?为什么总是放水哗哗响呢?”小孩说:“我手热,所以洗洗。”过了半天,她还是不停在洗。于是我过去问她为什么还在洗。她伸着手跟我说:“早晨烧水,拿着热水壶想把水倒在自己的水壶里,自己水壶放太高,结果水撒在手背上了,很热很疼!”我看到她烫红的手,赶紧给她涂了京万红烫伤膏。我跟她说:“出现这样突然的情况,一定要先告诉妈妈,我会及时告诉你如何处理,以免耽误了。”小孩说:“我把水倒撒了,觉得自己有点笨,就不想说了。”我耐心跟她说:“往水壶里倒水,妈妈直接倒进去,也有可能撒了,所以我都是倒在凉杯里,然后在往水壶里倒。这不是笨不笨的问题,只是方法没有用对。下次你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身体受伤你自己处理不好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妈妈或者爸爸,因为我们会及时为你处理紧急情况。你的手背没有烫破皮,凉水冲处理是对的,但是你不能判断自己的烫伤的情况下,爸爸妈妈才会给你更好的解决方法。
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学校,出现你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危险,一定要及时告诉我们,因为爸爸妈妈最贴心,是能支持你的人。”暑期到来,孩子的居家安全,出行安全,人身安全,网络安全是家长需要密切注意的!跟孩子提前告知,可以避免很多问题发生。今天先跟大家介绍几个经常会出现的居家安全隐患。
家庭烫伤急处理
烧烫伤我们需要提前防范,但万一发生,第一时间正确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就极有可能对孩子造成更大伤害。
也不要觉得受伤不重就私自处理,更深的伤害也许在我们看不到的皮肤深层。
烫伤最常见的是开水烫伤,要看严重程度。皮肤是完整的,当时应该用冷水局部降温,不要发生持续伤害,之后就是看烫的程度。要是严重的烫伤,如三度或面积比较大的烫伤,一定要就医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处理,情况相对比较轻的患者第一步处理以后,后面可以用烧伤膏,轻的患者容易自己痊愈,如果是严重的中重度患者,建议要就医处理,专业处理,免得到时候可能感染或伤口处理不好,后续会带来很多问题。
烧烫伤的三个等级
烫伤分为三个等级,认清烫伤等级更有助于进行急救。一度烫伤,疼痛明显、无水肿、皮肤发红。二度烫伤,有水泡形成、局部湿润并伴有疼痛。三度烫伤,局部干燥、皮肤呈褐色,无疼痛感。
当孩子不小心烫伤后,要迅速避开热源。然后用冷水持续冲洗烫伤部位15分钟左右。如果对于烫伤面积比较大、疼痛明显者,可持续在水中浸泡15-30分钟。如果是面部烫伤,则可以用20℃左右的水进行冷敷。
其次,冲水过后,将受伤部位的衣服剪开,以免使受伤的部位病情变重。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受伤部位。此外,每个人一把手所能覆盖住的范围,为整个身体的1%。如果烧伤面积在1%内的一度烧伤,经过处理涂烫伤药,在家观察就可。如果烧伤面积超过1%,则不管是几度烧伤,医院。烫伤水泡也不要自行处理。
关于家庭烧烫伤的处理方式,请牢记“五字真诀”——冲、脱、泡、盖、送。
冲——降温。烫伤后应立即冷水冲洗或者冷敷(可以冰块加水,勿直接冰块冰敷以免冻伤),可以减少热量的扩散,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脱——清创。冲洗浸泡后,脱去患处衣物。如果伤口与衣物粘连,用剪刀小心剪开患处周围的衣物即可,切勿强撕。泡——止痛。用流动的凉水冷却创面直至疼痛消除,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伤口浸渍。盖——覆盖。如果家中有无菌纱布,可用纱布盖住患处,避免丝絮、扬尘沾落。如果没有纱布,干净干燥的毛巾也可替代,但是千万不要用毛状物、絮状物覆盖,避免粘连。送——就医。做好以上紧急处理措施后,医院。
做好“五字真诀”后,把孩子交给专业的医生,可以很大程度减轻对孩子的伤害。特别提醒的是,不要涂抹牙膏、酱油、植物油等这些大家口中的偏方物品。涂抹这些东西只会加重病情。此外,冰水和冰敷也绝对不可以。
防坠落伤
坠落伤是儿童最常见的伤害之一,尤其是以坠楼伤为最严重。特别提醒家长的是,真正坠落伤的严重程度,其实不完全跟坠落的高度成正比。
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
不要把您的孩子单独锁在家里,千万不要认为门窗关上了,门也锁上了,把孩子放在家里就是安全的。
不要让孩子单独呆在阳台上、门廊里或者防火梯上玩耍,如果可以的话,请您锁上通往这些区域的门窗。
家里的抽屉柜最好固定在墙上,请把抽屉给锁上。
窗台、阳台不要堆放可攀爬物品
在窗台下面还有阳台上,不要堆放可以攀爬的物品。而且要叮嘱孩子,不要把头和身体伸到窗户外面或者栏杆外面去,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动作。
如果可以的话,请在家中高于地面的窗户和门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不要让孩子有意外状况出现。
如果家里有一些大面积的玻璃时,请一定要做好标识,让孩子一眼就知道这是玻璃,而不是通往对面的途径,以免发生其他一些状况。
如果孩子一旦发生了坠落伤,请不要随意把孩子抱起来,摇晃他的头部,这样可能会加重他的伤害。
防溺水
随着暑期的到来,孩子不管在家里还是在户外,玩水和游泳的机会都逐渐增加了,特别想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溺水其实是无声的,而且发生非常迅速。只要有水,您的孩子就有可能会发生溺水。所以大家一定要警醒,千万不要大意。
排查家庭安全隐患
要注意家里安全隐患的排查,比如说水盆、水桶、浴缸等,浴盆里的水一定要及时倾倒。如果家里有水缸和水井,一定不要忘记加盖。
告诉孩子:不要高估自己的游泳技能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千万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去水库、河边等地方玩,一定要远离那些不明情况的、不安全的水域和水体,不要独自下水,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千万不要自行救援,我们的孩子应该做的是及时呼救。
划伤、切割伤
孩子喜欢蹦蹦跳跳、到处乱跑,很容易划伤或切割伤。当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时,不要用酒精、红药水或是紫药水来处理伤口。
虽然酒精的杀菌能力很强,但它也有将强的刺激性。对已损伤的组织,不宜直接用酒精消*,只能用于伤口周围的皮肤消*。而红药水也不建议用,是因为红药水为2%汞溴红水溶液,对汞过敏者还可能会因使用红药水引发接触性皮炎。此外,用红药水和紫药水处理伤口,其颜色常会掩盖伤情。如果前去就医,医生也会先将其做处理,就会给孩子造成二次痛苦。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处理方法?遇到划伤,要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把伤口里的异物冲洗出来。然后用碘伏消*,再用医用纱布包起来就可。如果在夏天,则不需要用纱布包。
如果伤口较深并伴有流血,则需做止血措施,需要包扎的紧一些。随后立即就医。
吞食异物
气管异物在幼儿时发生的概率较高。因为小儿的气管与食物交叉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尚不健全。再加上幼儿对什么都好奇,容易将小东西往嘴里放。
当小朋友不小心吃进异物,使气道梗阻。家长应坐下来,让孩子俯卧在家长的双腿上,上胸和头部低垂着,家长用一只手固定孩子,另一只手拍击两肩胛间的背部,使气道内的异物咳出。
如果对于体型大的孩子,还可以用站式。从背后抱住孩子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宠物咬伤
大部分孩子很喜欢小动物,同时也充满了对动物的好奇心,可能会去近距离的观察和接触身边的小动物(包括自家的宠物和流浪动物),因此常会出现误伤的情况。
最常见的是:猫、狗的抓伤或咬伤,而孩子之间在玩闹时也可能会发生咬伤事件。误伤可能会带来的风险:狂犬病、细菌感染,甚至是小儿面部被大狗咬伤后引起的毁容。
预防措施
1、一定要让孩子远离陌生动物,特别是流浪狗或流浪猫,在孩子与宠物玩耍时一定要有大人在一旁看护,避免孩子与大型或攻击性较强的宠物接触。
2、如果发现宠物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把宠物与孩子分离开来。
3、千万不能让孩子拿着宠物的食物与宠物玩耍;千万不能在宠物进食时去打扰它,因为宠物有护食、抢食的天性,极易引发宠物的危险行为。
4、不要让孩子在近处逗鸟或者将手指伸进鸟笼中。
5、在春天,不要让孩子与猫一起玩耍,因为春天很多动物处于发情期,有更强的攻击性。
伤口处理
如果被宠物咬伤出血,首先不要去止血,要用自来水冲洗,尽可能冲掉一些留在伤口里的细菌和病素。然后越早打狂犬疫苗越好,不要错过24小时的*金疫苗期。
如果是被宠物舔到,则观察被舔到的皮肤,有没有伤口,如果有则也需要在第一时间接种狂犬疫苗。另外,狂犬疫苗打针的流程分为5针,分别是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总共5次。全程打完五针疫苗,才能有效保护身体。
流鼻血处理
流鼻血错误处理办法
1、仰头止血: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们遇到自己的儿童出现鼻出血时,往往选择让儿童把头抬起来。
2、塞纸巾:有些父母看见儿童流鼻血,常会用卫生纸或棉花塞入儿童鼻腔止血,但常因压力不够或部位不对,不能止血,血反而越流越多。
3、平躺止血:父母在儿童流鼻血的时候会让儿童平躺下来,以为可帮助止血,其实这么做并不是适当的,因为儿童一躺下来,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会往后流入口腔,流向喉咙,反而使儿童呼吸困难,或吞入大量血液,刺激胃壁引致呕吐且带血液,更令父母惊慌失措。
4、过早拿掉棉花:鼻血止住后,因为害怕阻碍儿童呼吸,所以家长总是马上把棉塞从鼻子里取出,其实在儿童不睡的情况下,要保留一段时间,一般儿童塞的棉塞,过20-30分钟就可以取出。
正确处理方法
1、保持稍稍前倾的姿势。然后采用局部压迫来止血,哪侧鼻孔出血就用大拇指压住哪侧鼻根5分钟~10分钟。同时拿湿凉毛巾或冰袋冷敷前额,这是利用末梢血管遇冷收缩达到止血目的,但此时应卧床休息,不要活动,防止因为活动造成再次出血。
2、及时止血。止血之前,先试着将血块擤出。因为堵在血管内的血块使血管无法闭合。可以用塞纱布或湿棉花:在两边鼻孔内各塞人一小块消*过的湿纱布。
3、给鼻子补水。首先要注意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可在室内多喷洒些凉水或使用空气加湿器,如果感到鼻子干燥不舒服,可用毛巾或棉花蘸温开水轻擦一下,也可以用开水的蒸汽熏一熏。
4、增加空气湿度。建议使用加湿机来补充空气湿度,加湿机中最好加人蒸馏水,以免自来水不纯。
另外,要合理调配日常饮食,饮食应多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温开水,既能补充体内水分,又湿润鼻腔,使血管壁的弹性增强,就不容易破裂出血了。
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表现
关节扭伤后,受伤部位常有运动功能的改变,总体上会出现四种情况:
1.疼痛:扭伤部位出现胀痛、热痛、撕裂样疼痛,局部肌肉有压痛,活动时疼痛加剧。
2.肿胀:关节扭伤部位出现不同程度肿胀,肌肉拉伤则肿胀不明显。
3.瘀血:扭伤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瘀血,表现为局部青紫或红紫,常围绕受伤关节。
4.运动障碍:伤侧下肢常因疼痛而不能触地;腰部扭伤的伤员常不能做扭转动作。
关节扭伤正确处理方法
发生关节扭伤之后,受伤部位会发生炎性反应,如果处理得当,受伤组织可以自行修复,恢复运动功能。牢记五大急救步骤,能帮助你正确处理关节扭伤:
1.停运动扭伤之后立即停止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将扭伤部位的衣物或鞋带松解。
2.急固定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或者用布条、绷带包裹、固定伤处。
3.先冷敷用冰水或冰袋冷敷伤处,持续15~20分钟,在24小时内间隔冷敷3~5次。
4.后热敷或喷洒药物在受伤24小时后,可喷洒止痛、活血化瘀的气雾药品或热敷。
5.抬肢体坚持睡觉时抬高受伤肢体一周左右,可以减少渗出与出血,缓解肿胀等症状。
特别提醒:先冷后热
1.受伤痊愈前不要继续运动,不要用力按摩、搓揉,以免加重损伤或造成陈旧性伤害,使关节扭伤反复发作。
2.伤24小时内冷敷,可减缓炎性渗出,有利于控制肿胀;之后转为热敷,加速血液循环。二者切不可颠倒,否则会加剧炎性渗出,导致剧烈肿胀,而且伤处恢复较慢。
守护孩子健康,是家长的责任,家长一定要牢记:意外伤害,预防第一!很多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都在于家长和孩子安全观念的缺乏。孩子在家期间,家长一定要加强看护,排查家中安全隐患,避免意外发生!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