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粘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度解读如何成为一个专注的人上 [复制链接]

1#
医治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

昨天的文章因为篇幅问题,把最末尾的一小节「通过冥想提升专注力」的内容砍了许多,

今天我们来把它展开讲讲。

首先,我所知道的是,有两个最佳方案来提升专注力。

一个是「冥想」,另一个是「舒尔特表」。

今天我们先讲冥想。

一、冥想的好处

我先来讲一下发生在我身上的案例吧。

我大学的时候其中一门体育课就是选的瑜伽。

上课时间是下午两点半,而且当时还是夏天,特别热。

我记得有一次,中午没睡,大脑昏昏沉沉的,然后顶着烈日跑到瑜伽课室,还得在外面晒一下下午两点钟的太阳才进得去。

整个人都热得斯巴达了,烦躁得很。

而且教室里还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大风扇。

然后嘛,按照前几节瑜伽课的惯例,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盘坐着冥想15分钟。

老师也没多管我们,让我们铺好各自的瑜伽垫,打开音箱直接让我们开始冥想15分钟。(这个音乐我还特地收藏了下来,是张惠兰的《另一个世界》)

15分钟后.....

当老师让我们退出冥想之际,我居然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原本,那下午两点钟的太阳,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刺眼而火热。再加上那一天我中午没睡,脑袋很昏沉很痛,情绪也有些焦躁烦闷。

但是冥想结束,我的整个视野都变得冰蓝了一些,就像是加了冰凉色系的滤镜,

心情也舒缓了很多,头也不痛了。

而且就算教室里没有空调,我也能切身感受到「心静自然凉」的舒适。

这就是我记忆中最真实的感受。

冥想的重要性和好处不言而喻,诸如什么提升专注力啊,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啊,获得更加清醒的头脑、不容易发呆走神啊,思维更加清晰啊,舒缓情绪啊之类的,

太多太多了。

总之,说一句实在话: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成绩;

对于打工人/创业者来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赚到更多的钱。

就这么朴实无华。

二、冥想的概念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觉得一定要像修仙一样打坐静修,还有什么闭目观想到太阳、彩虹、光团之类的奇奇怪怪的图像,才算是冥想。

没有,完全不是!

因为太狭隘了。

冥想,拆开来看,就是「泯灭想法」。

所以广义上来看,只要是能让你泯灭想法的事情,全部都可以称之为冥想。

?比如,健身。

我大学期间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时候,能够心无旁骛地去控制哑铃,全神贯注地去控制肌肉的紧张和舒展,控制哑铃的运行轨迹,

在这个过程中,我脑海中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有「力量控制」这一个想法,那么这个,就是属于冥想。

?还有,瑜伽。

当你在瑜伽垫上,集中所有精神在控制身体平衡的时候,你的脑海中也都是只有「控制平衡」这一个想法,那么这个时候,也是属于冥想。

?甚至是读书入了迷。

当你能不受外界所有干扰,全神贯注在书中的内容时,其实,也是冥想。

发现了吗?

虽然冥想的表义是让我们泯灭想法,但实际上,并不是泯灭所有想法,而是泯灭其他所有想法,只留下一种。

也就是将我们的意识归一。

但是,可能会有杠精跳出来说,我打游戏的时候也是全神贯注啊,但是我注意力就是不够集中,容易涣散,这你怎么说?

那么这就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了。

打游戏、刷短视频,实际上你是被动地进入了专注的状态,你并没有主动地去控制意识!

是的,就是主动控制意识。

所以,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概念就是「意识和觉知」。

这个概念,就是专注力的源头所在。

三、什么是意识和觉知

我举个例子,

现在,你可能正捧着手机看我的文章,正打算用手指去划动屏幕,

那么,此时此刻,你是否能察觉到,你的右脚最大的那根脚趾在做什么?能不能让它轻微地颤动一下?

如果我不说,恐怕你一直都不会想到把意识投射到它那里。

甚至,我现在说了之后,而且你也把意识投射了过去,并察觉到了右脚趾可能正在扣地,

但是刚刚那一刻,你的左脚趾呢?

刚刚你是没有意识到左脚趾的状态的,你并没有“觉知”到左脚趾在干嘛。

所以,意识和觉知,就是当你把意识投射到某个地方,你才能觉知到那个地方此时的状态。

这就是意识和觉知之间的因果关系。

觉知,就是注意到、感知到、察觉到、或是了解到某种事物当时所处的状态。

而想要“觉知”,就必须要把我们固有的“意识”投射到对应的地方。

四、为何意识和觉知是专注力的源头?

现在你已经简单了解了「意识和觉知」的概念,也大概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那么,我们平时无法专注的时候,用意识和觉知如何进行解释呢?

那就是,当我们的意识投射到学习内容上的时候,你可以专注地学习下去。

但是当你思绪开始飘忽的时候,

就相当于你的意识不受控制地开始转移,转移到了其他奇奇怪怪的地方。

意识开始转移,那么你的觉知也会跟着转移。

这就是“发呆走神”的根本原因。

所以,注意力差的人,根本原因就是对于「意识」的控制能力太弱了。

你的意识不受你的控制,自己飘走了,注意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涣散了。

五、冥想的原理

在讲冥想的原理之前,先介绍一下最普适的冥想法——控制呼吸。

按照一定的节奏,如「一四二呼吸法」:一拍吸气,停四拍,然后两拍吐气。

具体就是,如果你花2秒钟来吸气,就暂停呼吸8秒,然后花4秒吐气。

这里要注意的是,中间的“暂停呼吸”就是单纯的暂停,而不是憋气。

憋气和暂停呼吸是有区别的。

憋气的时候,你的鼻腔“好像”是堵住的,而且感觉很用力,整个胸肺鼻腔好像要打仗似的很紧张;

但是暂停呼吸,整个气管是打开的、畅通的,只是我们没去做“呼吸”这件事而已,整个人会很放松。

那么,以上就是最适合大众使用的基础冥想法了。

如果用「意识和觉知」的概念去对呼吸冥想法进行解密,那就是:

冥想的原理,就是主动把你的意识,投射到呼吸上,觉知到“呼吸”这个动作。

初学者,往往会因为脑海中的想法很多,容易走神。

走神,其实就是你的意识开始偏移,自动跑到别的地方去。

而冥想,就是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主动去把意识给拉回来,重新去觉知“呼吸”这个动作。

在这样不断的拉扯过程中,慢慢地,你就能逐渐掌控你的意识,能够把你的意识牢牢地锁定在“呼吸”这一件事情上。

而当你对意识的掌控力逐渐提升后,提升到了就算不主动控制,它也不会乱跑的境界,

那么就意味着你的专注力得到了长足的提升。

▲综上所述▼:

当你需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进入专注状态的时候,其实就是控制你的意识去觉知这件工作事务或者学习内容上。

若是你的意识开始偏移,就是相当于走神了,不专注了。

这个时候,你通过冥想所锻炼出来的对意识的掌控力,就能把你的意识重新拉回来,回归到工作事务或学习内容上,

那么这样,就维持住了你的专注状态。

明白了吗?听懂掌声~

所以,上面这两千字的内容,就是对于「冥想提升专注力」的深度解释。

六、关于冥想的一些注意事项

1)为什么一定要呼吸冥想,而不是那些观想光团、太阳的冥想法?

观想光团、太阳这些玩意儿,是属于高阶冥想者的进阶玩法,不适合你我这样的普罗大众。

不用想了,真的。

我高中时期,甚至还托我同学把下面这张图片印刷成很漂亮的海报,作为我的观想图:

但实际上,花里胡哨的,一点用都没有,反而因为太复杂,根本观想不了,大大降低了我这个初学者的冥想效果。

所以,我们只需要做最最简单的「呼吸」,就足够了。

因为简单,所以持续。

大道至简嘛。

2)那为什么不使用第一章所说的通过专注健身、瑜伽、读书等事情来进行广义的冥想?还可以顺便一举两得。

还是那句话,越简单,越实用。

平时读书都容易注意力涣散了,还想要通过读书来冥想,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

呼吸,就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式。

控制好了呼吸,你就控制了你的人生,这是真的。

)控制了呼吸,然后呢?做什么?

控制了呼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呀。

还能怎么样?

再去看看前面「意识和觉知」的概念。

当你脑海里蹦出了“然后要怎么样?”“然后要做什么?”这些想法的时候,

是不是就意味着你的“意识”,已经开始了转移,转移到了这些问题上面?

对吧?

这个时候你就要主动把你的意识拉回来,不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把所有的意识都集中回呼吸上。

此外,还有那些什么——

今天的晚饭真难吃;那个同事的新衣服好好看诶;今天好像又虚度了;哎呀今天写文章的时候那个观点应该用这种表述方法更好的;有个喷子喷我了,当时我应该这样骂回去的;好像下个月的房贷差不多要交了看看还剩下多少钱;.....

像这些无穷无尽的杂念,都会像魔鬼一样来对你进行干扰,

这些都意味着你的“意识”开始自动地发生了偏移,跳到这些想法上面,

你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主动把你的意识重新拉回来,专注去觉知你的呼吸。

4)能不能放音乐引导?

这个看情况吧。一般瑜伽课会放音乐引导,但那是因为人多,容易嘈杂,用点音乐可以方便把所有上瑜伽冥想课的学生都引导起来。

但是平时独自一人冥想的时候,最好保持安静的环境。

5)姿势。

一般正规的冥想的姿势都是盘腿正坐的,需要保持脊柱挺直,双肩放松等。

但是,这些规矩,其实完全没必要的。

还记得上面讲的「意识和觉知」的概念吗?

你既然已经有了这部分的认知,那么就应该明白,冥想提升专注力的本质就是通过控制呼吸来锻炼控制意识的能力,仅此而已。

既然如此,那么理论上任何姿势都是可以的,只不过盘腿正坐、保持脊柱挺直这个姿势效果最好而已。

但是同样有一个姿势也非常合适,那就是,正卧。

正卧,保持脊柱平直,全身放松,然后去控制呼吸。

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不错的冥想姿势。

唯一的坏处可能就是比较容易睡着了。

原本你打算冥想15分钟,结果用了这个正卧的姿势,5分钟就睡着了,没有办法持续到15分钟。

那么你的训练总量就不够了。

不过也没关系啊,不要太在意这些旁支末节的东西。

真的,一定要自由地冥想。

过多的条条框框反而束缚了你。

既然正卧冥想容易睡着,那就睡着呗,正好方便自己入眠了,避免了失眠的情况发生。

只要晚上睡前这样做,冥想+入睡就是无比丝滑的过程。

而且,等你坚持下去,你说不定能掌握控制睡眠的能力!

也就是,你想保持清醒就保持清醒,想睡着就立刻能睡着!

当然,如果你还是想提升训练总量,那么可以早上早点起来,或者在午睡时间,放松身体坐在椅子上冥想。

只要你真的掌握了上面说的「意识和觉知」的概念,你就可以灵活变通起来了。

6)有噪音怎么办?

一般冥想是需要在安静环境下进行的。若是有噪音,或许会大大影响你的训练效果。

不过我要多提一嘴的就是,等你掌握了冥想之后,有一些噪音,反而是能够给你带来更大的好处。

有一句话说得好:事情本无好与坏,全在自己怎么想。

有噪音,你或许会觉得,大大影响了你进行冥想训练。

但是反过来,这不是可以给你带来一定的练习难度么?

“主动给自己增加难度”,这就是一种「刻意练习」的形式呀。

如果你能在有噪音的摧残下,也能沉浸于冥想中,把你的所有意识全部都集中到呼吸上,连一丁点儿的意识都不留给外界噪音,

那么恭喜你,你的水平比其他冥想修习者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当然,初学者还是需要在一定的安静条件下训练的。

如果真的很吵,无法进入冥想状态,那就主动挑安静的时间,比如,深夜睡前,或者清晨早起,或者去外面人少且安全的地方。

自己灵活变通一下。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差不多到这里啦。

如果你对冥想方面的认知还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进行提问哦,也可以直接私聊我。

好啦,既然都看到这里了,

那就祝你,掌握冥想!

共勉。

全文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欢迎点个赞嗷~

最后,再次拜谢您的阅读。

面壁者与破壁人

92篇原创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