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麻醉科医医院又遇困难气道一例
//////////////////////
主病房楼
//////////////////////
10月13日中午12:00,我正在主病房楼的3号手术室,刚刚完成一例腰椎手术,患者正在苏醒中。我的电话响了,是我的队友口腔科周飞*主任打过来的。口腔科手术室在另一栋建筑里,那里有一个5岁的孩子要行口底巨大囊肿的切除术,需要鼻腔插管。当地的麻醉科医生已行2次插管,都没有成功。周主任告诉我,他们只有4号和5号气管导管,问我有没有4.5号的导管。我知道这里的导管型号经常不全,前两天我清点过物品,知道我们中国医生办公室的柜子里还有2根4.5号的导管。我说我马上带导管过来,立刻把这个还没有完全清醒的病人交给麻醉科Khamis主任,从3楼跑到2楼的中国医生办公室拿到4.5号导管,又带上了儿童可视喉镜,冲下了主病房楼。
//////////////////////
口腔科五官科手术室所在建筑
到了楼下才发现下雨了,现在已是桑给巴尔的雨季,雨说来就来。主病房楼和口腔科手术室所在的楼之间有大约百米的距离。管不了许多,救人要紧,匆匆冒雨跑向需要我的地方。手术室里,患儿诱导后已没有呼吸,气管导管没插进去,但是面罩通气还行,氧饱和度99%。主麻医生Masha是个已有5年麻醉科工作经验的医生,是科室的技术骨干之一。她告诉我,尝试了2次,看不清声门。我拿出4.5号的导管,需要石蜡油润滑导管,情急之间想不起英语怎么说,就说“oil,oil”,又在导管上做出涂的动作,聪明的Masha立刻明白了,把石蜡油递给我。润滑了导管,拿开面罩,从鼻腔内能轻松地置入,可视喉镜置入后,能看到声门,一颗心定下来。但是,怎么看不到置入的气管导管?口腔内的分泌物比较多,吸引器吸吸吧。这时周飞*主任告诉我,患儿的氧饱和度下降到85%了。只有先退出喉镜和导管,继续给氧。还好患儿的通气尚可,饱和度很快又回升了。再次尝试后,在插管钳的辅助下成功。当地的五官科医生竖起了大拇指。手术顺利地进行了。
插管成功
这时,我看到了患儿的CT片,口底的囊肿很大,使得口腔内的空间变小,置入普通喉镜后,使得口腔内间隙更小,喉镜挡住了视野,这就是Masha无法插管成功的原因。而我从国内带去的可视喉镜,在喉镜的前面有一个摄像头,使得视线前移,故能暴露声门。不得不说,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治病救人的保障。我很庆幸这次随身带来了可视喉镜,这医院对我们援非工作的大力支持,是特地新购置的装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我们有强大的国内支持,才能为物资匮乏的非洲做出贡献。
取出的标本
很快,口底的囊肿取出来了,有鸽蛋大小。周主任说实际比这个还大,因为他为了减少囊腔压力,抽出了一部分囊液。手术很成功,这时雨也停了,这里是口腔科以及耳鼻喉科所在的手术室,拥有最美的海景,窗外海正蓝,乌云正散去……
撰稿
王燕
图片
周飞*、王燕
审核
王一茗
彼岸丁香园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