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的武汉,暖阳高照
但是很多家长却说
太阳一出,天气一冷
各种“怪兽”专挑小盆友下手
做家长的应对起来心力交瘁
衣服穿多了
回家咳咳咳...
出去玩一圈后
高烧来了!
做家长的真是太难了...
冬天孩子怎么才能不生病?
那当然要从衣食住行四大方面
来好好说一说!
01、粽子宝宝更容易生病
最近娃
秋裤穿了吧
毛背心也穿了吧
厚羽绒服也套上了吧
帽子口罩围巾手套也都戴上了吧
心理os:这总该够了吧!再不会病了吧
结果!还是生病了!
当天晚上孩子吵着喉咙疼
还发烧了!
冬季,这样的宝宝很常见。医院呼吸内科陈和斌主任医师介绍,往年出现气温骤降时,医院接诊的患儿较平时增长约3成左右,绝大多数不是冻病的,而是过度保暖所致。
那么怎样给孩子穿衣合适呢?
1、1岁以内宝宝
较多为室内活动,无论是开空调还是开暖气,室温应控制在20℃左右,注意小肚子的保暖。小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健全,不建议穿过多衣物。
2、1岁以上宝宝
1岁以上宝宝运动量会明显增多,在室内运动较多时可比成人少穿一件,在室外可以和大人穿一样多。
练就“一指神功”
家长只要把一个手指从孩子后衣领处伸进上背心部,手指感觉温暖舒适,说明孩子衣服穿的够了;如果温度过高,甚至湿漉漉的,说明孩子穿多了,要减少;如果手指感觉冰冰凉,就说明孩子衣服穿得不够,要加衣服了。
掌握26℃洋葱穿衣法
穿衣公式:气温+衣服=26℃
气温加上衣服的温度,控制在26℃,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状态,不会着凉打喷嚏,也不会一动就出汗。
正所谓洋葱式穿衣,就是像洋葱一层一层的穿衣物,视场合和温度,一层层增加或一层层减少。
冬季儿童穿衣参考
室内:室温20℃最适宜
最里层:柔软、透气吸汗的纯棉内衣
中间一层:不同厚度的卫衣、毛衣,下身可穿秋裤加毛呢长裤
外层:视温度变化,增减棉质背心
—————————
室外:室温≤10℃
最里层:柔软、透气吸汗的纯棉内衣
中间一层:不同厚度的卫衣、毛衣,下身可穿加绒长裤或者羽绒裤1条,保证保暖性的同时,不影响孩子正常活动需要
最外层:防风保暖需要,穿着薄/厚羽绒服,防风衣等,还可配带帽子、围巾、手套等。
(以上仅供参考,家长可以参考以上标准,增减衣物,摸索最适合自家孩子的穿搭^_^)
“一指神功”
02、膳食营养均衡,多喝热水
外部保暖措施做得再好
内在也要下些功夫
孩子吃的好自然身体壮
膳食营养均衡
蛋白质要天天有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肉、鸭肉、鸡蛋、鱼类、牛奶、豆制品等,有利于宝宝的消化和吸收,能够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维生素A、B2、C、D一个都不能少
寒冷的天气,人体各种维生素消耗量增加,再加之蔬果的种类减少,孩子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等症状。
补充维生素A、B2: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菠菜、胡萝卜、红薯等,这类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概率;维生素B2,可以缓解孩子皮肤干燥、皲裂、唇炎等症状。
提升人体免疫力,维生素C少不了,可以多吃橘子、柚子、猕猴桃、芒果、卷心菜、花椰菜等。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在冬季太阳不足的情况下,服用维生素D补剂也很有必要。
多喝热水
冬季干燥,气温低,孩子排尿增多,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补水很重要。
多喝水能保持鼻腔及咽部黏膜湿润,铸成抵挡细菌和病*的重要防线。
据第九版《儿科学》
有关数据显示:
<1岁,每日需水量~ml/kg
1~3岁,每日需水量~ml/kg
4~9岁,每日需水量70~ml/kg
10~14岁,每日需水量50~90ml/kg
小误区
①口渴再喝水?(×)
等孩子口渴了,说明体内水分已经失衡了!要养成孩子定时定量喝水的好习惯。
②不爱喝水,用水果代替水?(×)
水果虽然含水量高,但是液体含量毕竟有限,难以满足机体对水的需求,此外过量使用水果还会导致糖分的大量摄入,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
03、室内多通风、加湿有必要04、口罩不能忘,外出要当心
深冬时节
儿童又到了生病EASY+的时候
尤其是外出,生病几率成倍增加
如何安全出行?
听听专家怎么说!
出门戴口罩、隔汗巾
少去人多密集场所
冬季溜娃,去公园踏青好过去室内玩耍。家长可带孩子去户外公园,20到30分钟适度运动最合适,如果出汗了请及时将湿衣物进行更换或隔开。
尽可能少去公共场所,人多密集且病菌集中,儿童容易交叉感染。必须去的时候,请务必给孩子佩戴好口罩。
不疯闹,湿滑路面注意防护
打雪仗、堆雪人是孩子冬天最爱做的事情。可是,雨雪天气受伤的孩子还真不少,稍不留神,摔断了肘、脚踝就不好了!
医生提醒,雨雪天气外出玩雪,请务必做好防护措施,一旦摔倒,局部严重疼痛、肿胀,请家长在对患处进行固定之后,医院就诊。
最“冷”小知识提醒
1、出门前润肤
出门前,裸露在外的皮肤也需要防护哟!应涂抹滋润度较高的护肤品,防止冻伤和干裂。
2、误碰铁器
长时间裸露在外的铁栏杆和铁门温度很低,孩子触碰时容易粘住,造成冻伤和割伤。
切记不要强行剥离,可在表面浇温水或者凉水,很快就能将手和金属之间的冰融化。
3、不要吃雪
白雪看上去像雪糕,但是实际上雪并不干净,加之孩子肠胃稚嫩,容易出现腹泻等问题。
此外,为防止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路面上撒融雪剂,融雪剂也是白色,一旦误服或弄到脸上,势必造成身体的伤害。
4、玩雪后不用热水洗手
孩子玩雪后,手部会冻僵,这时切勿立即接触热水来恢复手部温度,这样做容易生冻疮。
正确做法:可以双手用力搓,促进血液循环,让手部渐渐恢复温度。
欢迎点赞、在看、转发
?(′???`)?比心
END
文章来源:妇幼保健院(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出品
百瑞景社区宣传组
监审
戴英杰
编辑
李元凤
联系电话
-
更多百瑞景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