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粘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底两万里第25章来到印度洋批注 [复制链接]

1#
白癞风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19/9083228.html
第二十五章第二部第一章印度洋(来到印度洋)这一章讲行驶在印度洋中,一路介绍海洋生物和路经各岛的环境、情况,还介绍了一种奶海的奇特现象。现在开始第二阶段的海底旅行。第一阶段以珊瑚公墓动人的场景而告终,感人肺腑,刻骨铭心。这样看来,尼摩船长要在这浩淼的大海了此终生,他甚至早有准备,已在无人问津的海底深渊为自己准备了坟墓。在这里,没有任何海怪会来打扰鹦鹉螺号主人们的最后长眠,他们都是生死与共的患难之交!“而且无人干扰!一个人也没有!”船长补充道。尼摩船长对人类社会依然耿耿于怀,怨恨有加,势不两立!而我,我不能老停留在原来的种种猜测上,可康塞尔却满足于这些猜测。这个可靠的小伙子始终认为,鹦鹉螺号船长不过是一位被埋没了的科学家,他用蔑视来回敬世态炎凉。在康塞尔看来,尼摩船长仍然是位不被人理解的天才,他对陆地已彻底失望,心灰意冷,不得不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而恰恰在这里,他的本性可以得到自由的张扬。但是,在我看来,这种猜测只能解释尼摩船长个性的一个方面。事实也是这样:那一夜,我们被莫名其妙地关进牢房,居然强迫我们睡过去;船长出于谨慎,却粗暴地剥夺我观察海天景象的望远镜;鹦鹉螺号那次不可告人的撞船事故竟然造成自己船员受伤致死的事态,所有这一切都迫使我另谋思路。不!尼摩船长不仅仅是在躲开世人!他建造这艘神奇的潜水船,不仅仅是为了张扬自由的天性,而且也是为了实施某种可怕的报复计划,只是我对这个行动计划一无所知罢了。1.讲我和康塞尔对尼摩船长的身份和行动的猜测。2.康塞尔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位被埋没了的科学家,不被人理解的天才。3.阿龙纳斯认为尼摩船长有可能存在一种可怕的对人类的报复计划。现在,对我来说,一切尚不明朗,我只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点亮光,我也只是应当写点笔记而已,也可以说是如实记录,立此存照。再说,我们与尼摩船长没有任何利害瓜葛。他很清楚,我们逃离鹦鹉螺号是不可能的。我们甚至算不上凭保证而被假释的囚犯。没有任何正式的承诺捆住我们的手脚。我们不过是俘虏,是囚徒,仅仅出于所谓的礼貌而被称作客人。当然啦,尼德·兰并没有放弃争取自由的希望。只要一出现机会,他肯定会抓住不放。我可能也会像他那么做。不过,尼摩船长一旦慷慨地让我们了解鹦鹉螺号的秘密,而我却要携带这些秘密逃跑,这不能不让我感到一种内疚!对此公应当憎恨还是应当赞佩?他到底是受害者还是刽子手?还有,说老实话,我还是想完成这次环球海底旅行之后再彻底离开他,因为前一阶段的旅途实在太漂亮了。我还要把地球海底堆积如山的奇珍异宝一一进行全面的观察。我还要看没有任何人见识过的好东西,为了满足平常难以满足的求知欲,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但到目前为止,我到底有什么新发现呢?什么也没有,或者说几乎什么也没有,我们只在太平洋海底穿行了六千法里!不过,我心里很清楚,鹦鹉螺号正在接近有人烟的土地,我也明白,一旦出现逃生的机会,而我却一味热衷于钻研未知事物,竟要牺牲我的同伴们,那未免太残忍了吧。我应该跟着他们干,甚至还可能带领他们逃跑。但真的有这种机会吗?作为被强行剥夺了人身自由的人,我迫切希望有这样的机会;但作为学者,作为爱好者,我又担心出现这样的机会。1.阿龙纳斯剖析自己矛盾的心理,处于两难境地。对船长不知道该敬佩还是憎恨?面对将有的逃生机会该是逃生还是留下继续科学的考察?2.“这样的机会”指什么?对“这样的机会”为什么是即希望,又担心?这一天,年1月21日,中午时分,大副上来测量太阳的高度。我登上了平台,点燃了一支雪茄,然后看着他如何操作。照我看,很显然,这个人不懂法语,因为有好几次,我故意大声说出我的想法,如果他听懂了,肯定会下意识地做出某种反应,但他无动于衷,一言不发。正当大副用六分仪展开观测的时候,鹦鹉螺号的一名水手上来拭擦船灯玻璃,此人身强力壮,曾陪同我们去克利斯波岛进行第一次海底漫游。我乘机仔细察看一下这座灯具的装置,船灯的凸镜玻璃结构与灯塔相似,聚光效果很好,在有效面上的亮度可增强百倍。电灯的结构非常合理,有利于充分发挥照明能力。由于灯光是在真空中产生的,光线的均匀度和强度都能得到保证。而且,真空可以减少石墨的消耗,正是靠石墨棒发出弧光。节约石墨对尼摩船长意义重大,因为补充石墨对他来说决非容易的事情。在真空条件下,石墨的消耗微乎其微。鹦鹉螺号准备继续海底航行,我便下到大厅。盖板重新关上,航线一直向西。用大副测量引出水手,利用水手擦拭船灯玻璃的机会,介绍船灯的结构与聚光效果。我们劈波斩浪在印度洋上行驶,这片汪洋有五点五亿公顷海面,海水清澈透明,以至于俯身看水都会引起头晕目眩。鹦鹉螺号通常保持在一百至二百米深度潜游。几天来一直如此。如果换了别人,也许会觉得度日如年,枯燥乏味,可我酷爱大海,海有多大我的爱就有多大;我每天都上平台来散步,呼吸清爽的新鲜空气,透过大厅观景窗观看水中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阅读图书室里的各种书籍,撰写我的学术论文,所有这些占去了我的全部时间,我没有任何闲工夫感到厌倦和烦恼。前一章只讲到一路向西,向印度洋航行,并未讲到进入印度洋。这一章突然讲“我们劈波斩浪在印度洋上行驶”,太突然了。我们大家的身体状况良好,十分令人满意。我们对船上的饮食也习惯得很,适应到家了,我不像尼德·兰,他老怀着抵触情绪,总爱别出心裁另搞点花样,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此外,在海底恒温条件下,不必担心会得感冒。更何况,这里有一种属于石珊瑚目的木珊瑚,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有“海茴香”之称,在船上有一定库存,把它同珊瑚虫的肉一起熬烂,还是治咳嗽的良药呢。有几天,我们看到大量的水鸟,有蹼足鸟、大海鸥和小海鸥等。我们巧妙地捕杀了几只,精心烹调,便做成可口的水禽野味。有些大水鸟远离陆地高飞,经过长途飞行,往往在波涛浪尖上栖息休憩,以消除旅途劳顿,我发现其中有美丽非凡的信天翁,其鸣声像驴叫一样刺耳,信天翁属于长翼科鸟类。全蹼科的代表是*舰鸟和鹲鸟,*舰鸟动作快捷,能迅速捕捉水面游鱼,而鹲鸟又名草尾鸟,数量繁多,身上有红色条斑,大小如鸽子,白色羽毛淡淡地染点粉红色,鲜明地衬托出乌黑的翅膀。鹦鹉螺号的拖网捕捞到不少海龟(蠵龟属),它们背部隆起,龟甲极其珍贵。这些爬行动物善于潜游,关上鼻腔外孔的肉阀,就可以在水下呆很长时间。有些蠵龟被抓住时,还在甲壳里蒙头睡大觉呢,这样可以免遭其他海洋生物的伤害。一般来说,海龟肉不怎么好吃,不过海龟蛋却是上佳海味。谈到鱼类,我们总是赞叹有加,每次通过窗口观看到各种鱼类水下生活的秘密时,我们无不叫绝。有不少鱼种还是前所未见的。介绍海洋里的各种生物,有各种水鸟、海龟,各种鱼类。我想多谈谈红海、印度海域和赤道美洲海域盛产的箱鲀。这种鱼和海龟、犰狳、海胆和甲壳动物一样,有鳞甲保护,但这种鳞甲既不是白垩质,也不是石质,而是真正的骨质护甲。鳞甲或呈三角形,或呈四边形。披三角甲的箱鲀中,我尤其注意到其中几种,身长半分米,肉质鲜美富有营养,棕尾,*鳍,我甚至建议把它们引进到淡水中养殖,因为不少海鱼适宜在淡水中存活。我还要说说四边甲箱鲀,背上鼓起四个大结包,身体下部有白色斑点,它们可以像鸟类那样进行驯养;还有头上带刺的三角箱鲀,头刺是骨质硬壳的延伸,由于会发出呼噜呼噜的怪叫声,所以有“海猪”的绰号。还有一种驼鱼,长有锥形肉峰,肉质粗硬,很难咀嚼。根据康塞尔师傅的日记,我还可以列举这些海域特有的鲀鱼品种,如红背白肚的斯宾格雷鱼,三条丝带纹特别鲜艳;还有电鱼,身长七英寸,色彩鲜亮艳丽。还有些鱼可作为另类鱼的标本,比如没有尾巴的卵鱼,像黑褐色的鸡蛋,但身上有白纹;还有浑身长满尖刺的刺鲀,它们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刺猬,体内吸水便鼓胀起来,形成毛刺林立的刺球;还有海马,各大海洋都有;还有海蛾飞鱼,鱼唇很长,胸鳍宽阔似翅膀,虽然不会高飞,但至少可以腾跃出水面;还有抹刀鸽鱼,尾巴布满环状鳞片;长吻海刺鳅,身长二十五厘米,味道鲜美,色彩靓丽悦目;青灰色美首鱼,头部凹凸不平;无数会蹦跳的鳚鱼,身上有黑条纹,胸鳍很长,能在水面上迅速滑行;还有美味的旗月鱼,背鳍和臀鳍高且长,状似顺风高扬的风帆;色彩斑斓的钩鱼,大自然的造化神功让它非常出色,拥有天蓝色、银白色和金*色;毛翅鱼,鱼翅像丝绒般细腻;还有经常拖泥带水的杜父鱼,走动时会发出微弱的响声;还有鲂,有人说它肝肠歹*;普提鱼,眼睛竟带着活动眼罩;最后是射水鱼,竟能在水下捕获水上飞虫,靠的是嘴巴长有一杆可以喷水的长枪,这是夏斯波特〔1〕家族和雷明顿〔2〕家族始料不及的,只要喷射一注水就可把昆虫击落。〔1〕夏斯波特(—),法国*械师,曾为法*发明过新式步枪。〔2〕雷明顿(—),美国工程师,曾发明新式步枪和打字机。根据拉塞拜德分类法,鱼类中的第八十九属是硬骨鱼第二亚纲,其特征是有一片鳃盖和一块鳃膜,在这个属里我看到了鲉鱼,头上长尖刺,只有一个脊鳍,这些鱼根据所属的不同亚属,有的身披细鳞,有的无鳞片。第二亚属中有一种两脚鱼,身长三至四分米,饰有*色条纹,鱼头很古怪。在第一亚属中,有俗称“海蟾蜍”的怪鱼,大脑袋,凹凸坎坷,面目狰狞,浑身疙疙瘩瘩,布满肿块、角刺和老茧,针刺扎人很危险,形容可憎可怖。介绍海洋的特殊品种箱鲀鱼,以及鲀鱼的丰富的品种,即表现了大海的丰富与伟大,也体现了作者知识的丰富与渊博。1月21日至23日,鹦鹉螺号每天日夜兼程航行二百五十法里,即五百四十海里,平均每小时二十二海里。我们之所以能一路观赏到五花八门的鱼类,是因为这些鱼群被船的电光所吸引,欣然前来陪伴我们同行,但它们大多数跟不上船的速度,很快就被甩在后头了,不过有些鱼不辞辛苦,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坚持在鹦鹉螺号四周水域游动。24日晨,南纬十二度五分,东经九十四度三十三分,我们看见了基林岛,这是石珊瑚垒起来的岛礁,一派绮丽的椰林风光,达尔文先生和菲茨-罗伊船长曾到过这个岛考察。鹦鹉螺号沿着这个荒岛抵近悬崖峭壁行驶。拖网打捞起不少珊瑚和棘皮动物,还有一些软体动物门的新奇贝壳。尼摩船长的宝库里又增加了几样珍贵的燕子螺,我也为它增添了一个斑点星珊瑚,这种珊瑚往往寄生在贝壳上。不久,基林岛就在海天线上消失了,我们取道西北方向,向印度半岛南端开去!沿路介绍各个群岛,及岛上的相关情况,这真是一本丰富的航海知识图片,难怪当年一出版就引起世界轰动,作者的知识太丰富,太渊博了。“文明之地到了,”那一天,尼德·兰对我说,“这总比巴布亚好得多,在巴布亚,碰见的野蛮人比狍子还多!教授先生,在印度这块土地上,有马路,也有铁路;有英国、法国和印度的城市。走五海里不可能见不到我们的同胞。嗯!是不是到了该对尼摩船长不辞而别的时候了?”“不,尼德,不,”我答道,口气很坚定,“正如你们水手常说的,顺其自然吧。鹦鹉螺号正驶向人烟稠密的大陆。它正在返回欧洲,就让它把我们送到欧洲去吧。一旦到达我们的海域,我们再见机行事不迟。况且,我认为,尼摩船长虽然允许我们上新几内亚森林打猎,但未必同意我们去马拉巴尔或科罗曼德尔沿岸打猎。”“那好!先生,不经他允许自己走不成吗?”我避而不答。我不想争论。其实,我心里在想,既然命运把我抛到鹦鹉螺号船上,那我就应当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索性来个顺水推舟,充分加以利用。通过对话、争议,一是告诉读者快到印度了,二是表明阿龙纳斯不愿意离开船只、放弃科学考察的态度。从基林岛开始,我们的船速总的放慢了。航迹变化多端,不时把我们拉到大海深处。船员几次使用斜板机,通过船内杠杆把斜面板调节到与吃水线斜切的姿态上。就这样,一下子潜下两三公里的深度,但印度洋海底深不可测,即使可以抵达一万三千米的探测器也鞭长莫及。至于深海层的水温,温度计始终指向四度。但我注意到,在海水上层,海滩的水温比外海低。1月25日,汪洋大海渺渺茫茫,空空荡荡,鹦鹉螺号在海面上度过了一整天,高功率螺旋桨劈波斩浪,激起阵阵水花高高溅起。看到此情此景,人们怎么不把它当作一条巨鲸看待呢?这天,我在平台上足足呆了四分之三的时间。我凝望着大海。天际并无孤帆片影,只在下午四时许,有一艘长轮迎面朝西开来。有一阵子,我们可以看见轮船的桅杆,但它不可能看见紧贴着水面航行的鹦鹉螺号。我想,这条轮船是属于半岛东方航运公司的,它经常来往于锡兰和悉尼之间,必经乔治王岬和墨尔本港。写海底潜行,写海面遇船。下午五时,*昏(在热带,日夜之交的*昏极其短暂)来临之前,康塞尔和我看到一出新奇的景象,令我们如醉如痴。那是一种可爱的动物,照古人的说法,有幸遇见这种动物必有好运气。亚里士多德,阿泰内,普林尼,奥皮恩〔3〕等都曾研究过它的嗜好,恨不得把希腊和意大利学者们的诗才全都用在这个宠物身上。他们称它为“鹦鹉螺”或“蛛蜂”。但现代科学没有沿用这样的称号,这种软体动物现在名叫船蛸。〔3〕奥皮恩,公元3世纪希腊诗人。不论是谁,只要请教过康塞尔这位好小子,他就会告诉你,软体动物门分为五个纲。第一纲就是头足纲。头足纲动物有的赤身裸体,有的则披着外壳或长着内壳。头足纲动物根据鳃的数量分为两个科,即二鳃科和四鳃科。二鳃科包括三个属,即船蛸属、枪乌贼属和墨鱼属。四鳃科只有一个属,即鹦鹉螺属。如果听完这个介绍,还有哪位木头圪塔再把带吸盘的船蛸与长腕手的鹦鹉螺混为一谈,那就不可原谅了。好家伙,眼前来的正是一群船蛸,它们正在洋面上逍遥远游。我们估算了一下,不下好几百条。它们的腕足有根瘤状腺膜,是印度洋的特产。这些软体动物形态优美,将海水吸入外套动力腔管后喷出,以此推动身体向后运动。它们有八只腕足,其中六只细长,漂游在水面上,另外两只如掌状,迎风张开,犹如轻快的风帆。我看得一清二楚,它们身上有螺旋状波纹外壳,怪不得居维叶把它们比作“画艇”。的确是一条小船。船是动物的分泌物建构而成的外壳,动物乘船但不贴身。“船蛸本来可以自由离开贝壳,”我对康塞尔说,“但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尼摩船长就是这个样子,”康塞尔把话说到点子上了,“把他的船叫做‘船蛸号’岂不更好。”鹦鹉螺号在这群软体动物中间差不多穿行了一个小时。后来,我不知道它们受到什么惊吓。它们似乎接到一个信号,风帆突然全部收藏起来;触手全部收拢,全身蜷缩,贝壳也翻转了过来,顿时改变了重心,浩浩荡荡的船队一下子消失在水里。这一切转瞬之间便告完成,世界上还没有一家舰队可以做到如此步调一致。此时,夜幕骤然降临,风潮乍起,排排长浪勉力地轻拍着鹦鹉螺号的腰身。这里介绍一种软体动物——船蛸。讲它所在的纲、科、属,样子,游动的壮观规模。第二天,1月26日,我们在东经八十二度跨越赤道,重新回到北半球。那一天,一大群角鲨为我们保驾护航。这种动物穷凶极恶,由于在印度洋大量繁殖,使得这一带海域险象环生。这里有菲利普角鲨,褐色的脊背,白色的肚皮,嘴里有十一排牙齿武装;还有眼球斑角鲨,脖子上有一个白圈包着的黑色大斑,活像一只眼球;还有灰*色角鲨,浑圆的嘴脸有灰斑。这些凶猛的动物经常撞击大厅的玻璃窗口,来势汹汹,让人提心吊胆。尼德·兰见了怒不可遏,恨不得带鱼叉到风口浪尖上去征服这些怪物,尤其是那些一再向他挑衅的星鲨和虎纹大角鲨,星鲨嘴里的牙齿排列得像一幅镶嵌瓷砖画那样整齐,而虎纹角鲨则长达五米。不过,鹦鹉螺号不久就加快了速度,轻而易举地把那些游得最快的角鲨甩在后头。1月27日,在宽广的孟加拉湾海口,我们好几次遇见惨不忍睹的景象!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尸体。那是恒河流域的印度各城市的死人,尚未被当地唯一的收尸者——秃鹫——所吞噬,就让大水冲进了大海。不过,角鲨总会闻风而至,不失时机地来帮助秃鹫为使者办完殡葬后事。讲述印度洋里角鲨的凶猛,孟加拉湾海口惨不忍睹的景象!这都是当时海洋里的正常现象。晚上七时许,鹦鹉螺号半沉半露地航行在奶海之中。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白茫茫的大海,海水仿佛都是牛奶冲出来的。是不是月光流水的现象?不是的,因为新月刚出现两天,此时还未从夕阳余辉关照下的海天线上升起。整个天空虽然夕照犹存,但与白花花的海面相比,就显得黑糊糊的了。康塞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向我请教这种奇异现象生成的原因。幸好,我可以回答他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奶海,”我对他说,“一片广阔的白浪世界,在安波那岛附近海域和这一带海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不过,”康塞尔问,“先生能不能告诉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想,这海水不会变成奶水吧!”“当然不会,小伙子,这大片的白奶水让你感到吃惊了吧,其实这只是无数的纤毛虫在作怪,这种小虫会发光,细如发丝,像无色透明胶,厚度只有五分之一毫米。纤毛虫互相粘连,连成浩浩荡荡的一大片,有好几里长呢。”“好几里长!”康塞尔感慨道。“是的,好小子,你大可不必费那个心思去计算这些毛毛虫的数量。谅你也算不出来,因为,如果我没记错,有的航海家曾在奶海中飘流了四十多海里远。”我不知道康塞尔是否听从我的劝告,但他好像陷入了深思,也许正绞尽脑汁在计算四十平方海里究竟包含多少个五分之一毫米吧。可我呢,我继续观察着这海上奇观。只见鹦鹉螺号用它的冲角劈斩着白色波涛,在充满泡沫的奶海中悄悄地滑行了好几个小时,犹如航行在海湾顺流与逆流交会处泡沫横生的海面上一样。在几小时内,鹦鹉螺号的冲角冲开这白色水流,向前行驶,我看见它没有声响地在这肥皂泡沫的水面上溜过去,就像在海湾中、顺流和逆流相冲时所形成的水沫上面行驶那样。午夜将至,大海忽然又恢复了它平常的本色,但在我们身后,直至海天边际,长天映照着白色的波涛,仿佛久久地沉浸在朦胧的北极光之中。1.介绍奶海现象,一种奇特的大海景观。2.奶海形成的原因:无数的纤毛虫在作怪,这种小虫会发出微光,把海水变成奶白色。3.关于纤毛虫及发光现象,小说中这是第三次讲到。第二部第一章阅读测试题填空题作者写到的奶海现象,是由()发光造成的。问答题本章中阿龙纳斯处于两难境地,这“两难境地”指什么?_
  
  
  
  
  
  
  
  
  
  
  。第二部第一章阅读测试题答案填空题作者写到的奶海现象,是由(纤毛虫)发光造成的。问答题本章中阿龙纳斯处于两难境地,这“两难境地”指什么?_面对将出现的逃走机会,既想逃走,又想留下继续科学考察研究。第二十六章第二部第二章尼摩船长的新建议(参观采珠场)这一章讲尼摩船长向阿龙纳斯提议去锡兰采珠场参观,并猎捕鲨鱼。阿龙纳斯与两个同伴讨论珍珠的事情,暗示遇到鲨鱼要怎么做。2月28日,鹦鹉螺号于中午浮出水面,位处北纬九度四分,只见西边八海里有一块陆地。我首先看到的是连绵的群山,起伏的峰峦,海拔两千英尺左右。我测定好方位,回到大厅里来,在地图上找到了我测定的位置,发现我们正面对着锡兰岛,这颗挂在印度半岛叶片下的明珠。我来到图书室查找有关锡兰岛的书籍。我正好找到一本西尔·H·C先生写的一部专著,书名叫《锡兰和僧伽罗人》。我又回到大厅,首先记下锡兰岛的方位,发现古人为这个岛起过不少名字。该岛位于北纬五度十五分至九度四十九分,东经七十九度四十二分至八十二度四分;全长二百七十五英里,最宽处一百五十英里,周长九百英里;面积二万四千四百四十八平方英里,也就是说,比爱尔兰岛稍小一些。这时,尼摩船长和大副进来了。尼摩船长瞟了一眼地图,然后他转过身来对着我说:“锡兰岛采珠场闻名遐迩。您是否有雅兴参观一下当地的一个采珠场,阿龙纳斯先生?”“毫无疑问,船长。”“好。小菜一碟。只是,我们只能看到采珠场,看不见采珠人。一年一度的采珠季节尚未开始。没关系。我马上下令开往马纳尔湾,夜间到达。”船长对大副说了几句,大副当即出去了。鹦鹉螺号很快潜入水下,压力计表明水深三十英尺。地图就在眼皮底下,于是我马上寻找马纳尔湾,发现它位处北纬九度,在锡兰岛西北方向。马纳尔是个小岛,一条长线拉开形成一个海湾。要抵达马纳尔湾,必须沿着锡兰岛西海岸北上才行。前往锡兰岛采珠场。“教授先生,”尼摩船长接着对我说,“要采集珍珠,可以到孟加拉湾、印度洋、中国海、日本海、美洲南部海域、巴拿马湾、加利福尼亚湾等地,但只有锡兰岛海域采珠效果最佳。我们可能来早了点。采珠人一般赶在三月份云集马纳尔湾,三十天内,三百条船摆开阵势,争相开发这个有利可图的海洋宝库。每条船有十人在水上作业,十人在水下采珠。采珠人分成两组,轮流下水,潜海时双脚夹着一块大石头沉下海底,可抵达十二米深水层,捆石头的绳子另一头拴在船上。”“这么说,这种原始方法至今还在使用?”我问道。“一成不变,”尼摩船长回答我道,“尽管采珠场现在属于全球最心灵手巧的民族,属于英国人,早在年亚眠条约〔1〕就把这个采珠场让给了英国。”〔1〕年,法国及其盟国同英国在法国北部城市亚眠签订的和约。该条约规定,锡兰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可是,我觉得,像您使用的潜水服,在采珠业可派上大用场。”“没错,这些可怜的采珠人在水下呆不了多长时间。英国人佩瑟瓦尔在他的锡兰游记中确实谈到一个卡菲尔人〔2〕,说他可在水下呆五分钟而不必浮出水面换气,我觉得这事不太可信。我知道,有些潜水人在水下可停留五十七秒之久,有些高手甚至可以坚持八十七秒钟,但这毕竟十分稀罕,更何况,这些人回到船上后,鼻子和耳朵都血水淋漓。我看,采珠人在水中平均能忍受的时间是三十秒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他们必须急急忙忙把抓到的珍珠海贝拼命往网兜里装。总的看,采珠人寿命不长,他们的视力衰退,眼睛溃疡,身上伤痕累累,弄得不好还会在海底中风。”〔2〕卡菲尔人,非洲东部沿海操班图语的一个部族。“是的,”我说,“这是一个悲惨的职业,只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穷奢极欲而已。请告诉我,船长,一条船一天能采多少珠贝?”“大约四、五万只吧。有人甚至说,年,英国*府雇佣采珠人为*府采珠,二十个工作日之内竟采集了七千六百万只珍珠贝。”“至少,这些采珠人得到足够的报酬了吧?”“勉强啊,教授先生。在巴拿马,采珠人每星期的收入才一美元。最经常的情况是,采到一只含珠的牡蛎才得到一个苏〔3〕,可采上来的牡蛎里面还有多少是不含珍珠的啊!”〔3〕苏,旧法郎的辅币,1法郎等于20个苏。“可怜的采珠人只得一个苏,主子却发了大财!真是可恨。”“那就说定了,教授先生,”尼摩船长对我说,“您和您的同伴,你们将去参观马纳尔湾海滩,要是赶巧碰到提前赶海的采珠人,那就好啦,可以顺便看看他们如何作业。”“说定了,船长。”“想起来了,阿龙纳斯先生,您不怕鲨鱼吧?”“鲨鱼?”我叫了起来。这个问题,我觉得简直是明知故问。“怎么样?”尼摩船长追问道。“我承认,船长,我跟这种鱼还不太熟悉。”“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尼摩船长解释说,“时间长了,您也会习惯的。再说,我们有武器,我们可以边走路边打猎,说不定还能捕获到角鲨呢。必是一场有趣的猎事。就这样吧,明天见,教授先生,明天大清早见。”尼摩船长说得倒轻巧,说完就离开了大厅。1.讲述采珠人采珠的原始方法,和悲惨生活。2.采珠是一个悲惨的职业。职业危险,待遇极低。如果有人邀请您去瑞士山区猎熊,也许您会说:“好极了!明天我们去猎熊。”如果人家邀请您去阿特拉斯平原去猎狮或到印度丛林去猎虎,您也许会说:“啊!啊!看来我们要去打老虎了,看来我们要去打狮子了!”但是,人家如果邀请您到鲨鱼出没的海域去捕猎鲨鱼,您在接受邀请之前,总该考虑考虑吧。可我呢,我擦了擦额头,头上竟冒了几滴冷汗。“考虑考虑吧,”我自言自语,“我们得三思而后行。到海底森林去捕捉海獭,就像在克利斯波岛森林里那样干,那还说得过去。但在海底跑来跑去,而且明明知道会遇到角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非常清楚,在某些地方,特别是在安达曼群岛,黑人一手握着匕首,一手拿着套索,见了鲨鱼会毫不犹豫地发动进攻;但我也知道,与这种凶猛动物搏斗的勇士中,有多少能活着回来呀!再说了,我又不是黑人;即使我是黑人,我想,临危而惧,有一点犹疑胆怯,恐怕也无可厚非吧。”于是我开始设身处地想象鲨鱼了,想到鲨鱼的血盆大嘴,想到它那一排排严阵以待的牙齿,可以一下子把人拦腰咬断,我顿时感到腰身隐隐疼痛起来。想着想着,我对尼摩船长的神态越发难以理解,他发出这种倒霉的邀请居然满不在乎!这又不是去树林子里抓一只不伤人的狐狸!“好!”我想,“康塞尔是绝不想去的,这样一来,我自然可以不陪船长去了。”至于尼德·兰,老实说,对他能不能冷静对待我感到心里没底。他生性争强好斗,这么大的风险对他肯定有诱惑力。我不由重新读起西尔的书来,但心不在焉,只是机械地翻阅着,字里行间,仿佛是鲨鱼张开的血盆大口。1.想到要去猎捕鲨鱼,阿龙纳斯心中充满恐惧。2.最后一句想象写得好,这的想象要经常运用到作文,作文就会变得更生动、具体。此时,康塞尔和加拿大人进来了,只见他们心平气和,甚至喜笑颜开。他们还被蒙在鼓里呢。“我的天,先生,”尼德·兰对我说,“您的那个尼摩船长,见他的*去吧!刚才提了一个可爱的建议。”“啊!”我说,“你们知道……”“请先生别见怪,”康塞尔道,“鹦鹉螺号船长邀请我们明天陪同先生去参观锡兰美妙的采珠场。他言辞恳切,彬彬有礼,一派绅士风度。”“难道他没给你们透露点别的东西?”“没有呀,先生,”加拿大人答道,“他只说,他已经对您谈过这次闲逛的事情。”“的确说过,”我说,“难道他没提到别的任何细节……”“什么也没有,生物学家先生。您同我们一起去,是不是真的?”“我……没错!我看您对此很感兴趣嘛,兰师傅。”“是的!新奇,很新奇。”“可能很危险!”我暗示道。“危险?”尼德·兰答道,“牡蛎海滩上随便逛逛而已!”可以肯定,尼摩船长认为没有必要在我的同伴脑海里唤醒鲨鱼的概念。可我,我惶惶然瞅着他俩,仿佛他们已经缺胳膊少腿似的。我该不该给他们打个招呼?是应该,毫无疑问,但我一时不知从何谈起。“先生,”康塞尔对我说,“先生是不是愿意给我们讲点采珠的细节?”“是采珠本身的事呢,还是采珠发生事故的事……”“采珠本身的事好了,”加拿大人答道,“入现场最好先了解现场。”“那好吧!坐下来,朋友们,我就来个现买现卖,把我自己刚刚从英国人西尔那儿学来的东西和盘转让给你们。”尼德·兰和康塞尔便在沙发上坐下,加拿大人首先对我发问:“先生,什么是珍珠?”“尼德,好样的,”我答道,“对诗人来说,珍珠是大海的眼泪;对东方人来说,珍珠是凝固的露珠;对妇人来说,珍珠是椭圆形装饰品,晶莹剔透,光彩瑰丽,可以镶在戒指、项链和耳坠上;对化学家来说,珍珠是磷酸盐、碳酸钙和少量明胶的混合物;最后,对生物学家来说,珍珠只不过是双壳软体动物介壳素分泌器官的病态分泌物罢了。”“软体动物门,”康塞尔道,“无头纲,介壳目。”“正是如此,博学的康塞尔。而且,在介壳动物中,有鸢尾鲍、蝾螺、砗磲、江海珧等,一句话,一切分泌介壳素的动物,分泌物有蓝色的、浅蓝色的、紫色或白色的,都有可能在双壳动物内部套膜结缔组织中酝酿生成珍珠。”“贻贝也行吗?”加拿大人问。“可以!有些地方河流里的贻贝照样可以生成珍珠,如苏格兰、威尔士地区、爱尔兰、萨克森、波希米亚以及法国某些河流。”“好!从此以后我该留心点,”加拿大人回答。“但是,”我接着说,“培育珍珠的最佳软体动物是珠牡蛎,有珠母尊称。珍珠不过是珍珠质的球状凝结物而已。它或者粘在珠母贝壳上,或者嵌入动物体内的缝隙里。若长在贝壳上,珍珠是粘着的;若长在肉里,珍珠则是活动的。但不管怎样,它总是有一个入侵体内的坚硬小物体作为核心,或是一个小石卵,或是一粒小沙子,动物体内分泌的珍珠质不断把物体包围起来,一层一层地沉淀积累,经过好几年修炼才逐渐得以成熟。”“在同一只牡蛎里可以找到几颗珍珠吗?”康塞尔问。“是的,我的好小子。有些珠母简直堪称名副其实的珠宝盒。甚至有人说,一只牡蛎里竟有一百五十多条鲨鱼,反正我不太相信。”“一百五十条鲨鱼!”尼德·兰叫了起来。“我刚才说鲨鱼了吗?”我连忙搪塞道。“我是说一百五十颗珍珠。说鲨鱼恐怕风马牛不相及吧。”康塞尔和尼德·兰知道要去参观锡兰珍珠场,很高兴,并向阿龙纳斯了解珍珠是什么,怎么形成的。“真是的,”康塞尔说,“不过,先生能不能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取出珍珠来?”“可以用好几种方法,假如珠子粘在贝壳上,采珠人常常只要用镊子夹出来就可以了。但最普遍的办法是,在海岸上铺开草席,然后把珠贝摊在席上,珠母在露天中自然死亡,十天后珠母肉几乎腐烂了。然后把腐烂的珠母倒进海滩水池里,淘洗筛选干净。这时就开始两道清理工序。先是按照商业珍珠质量进行分类:银白,杂白,杂黑,分别装箱交货,每箱一百二十五至一百五十公斤。然后,摘出珠母贝的海绵状珍珠囊组织,煮一煮,筛一筛,大小珍珠一个个筛选出来,连最小的也丢不了。”“珍珠的价格是根据大小来定的吗?”康塞尔问。“不仅根据大小,”我答道,“还要看形状、看水色,所谓水色就是颜色;还要看光泽,就是闪烁生辉,光彩夺目。最漂亮的珍珠称为贞珠或云珠,它们在软体动物组织内独自形成,白色,一般不透明,但往往有乳白色的晶莹剔透,最常见的形状是圆球形或香梨状。球形珠可以用来做手镯,梨状珠一般用作耳坠;因为极其名贵,所以论颗粒买卖。其他珍珠品种,如粘在贝壳上的,形状不规则的,则按重量出售。最后,那些小颗粒珍珠,被列为下等品,用升斗等量器出售,主要用来点缀教堂的装饰绣品上。”“论颗粒大小筛选珍珠的工作一定很费工夫,而且很麻烦,”加拿大人说。“不,我的朋友。人家用十一种筛子来完成这道工序,每种筛子的孔洞大小和数量是不一样的。留在二十至二十四孔筛上的珍珠为一等珠。留在一百至八百孔筛子上的为二等珠。使用九百至一千孔筛子得到的是小珍珠。”“办法很巧妙,”康塞尔说,“我看,珍珠的分级归类操作机械化了嘛。先生能不能告诉我们,经营珠母采集场能带来多少效益?”“照西尔书里说的,”我回答说,“锡兰采珠场一年的包租税是三百万角鲨。”“法郎!”康塞尔纠正道。“是的,法郎!三百万法郎,”我接着说,“但是,我认为,现在采珠场的效益今不如昔。美洲的采珠场情况也是如此,在查理五世统治时期,年收益为四百万法郎,现在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二。笼统算一下,估计珍珠开发总收入为九百万法郎。”问答式讲解,讲解怎样采摘珍珠,珍珠的价格,筛选珍珠的方法,采珠场的收益。“不过,”康塞尔又问,“能不能列举几颗价值高昂的罕世名珠?”“好吧,小伙子。传说恺撒大帝送给他的情妇塞尔维利亚一颗珍珠价值十二万法郎。”“我甚至听说,”加拿大人道,“古代有一位贵妇人用珍珠泡醋喝。”“克娄巴特拉〔4〕,”康塞尔抢答。〔4〕克娄巴特拉,古埃及女王。“这样很糟糕,”尼德·兰补充说。“很可恶,尼德朋友,”康塞尔说,“不过,一小杯醋值一百五十万法郎,价值连城。”“很可惜,我未能娶这位贵妇人为妻,”加拿大人说着,甩了甩胳膊,神色令人不安。“尼德·兰要当克娄巴特拉的丈夫!”康塞尔大喊大叫起来。“可我早就该结婚的,康塞尔,”加拿大人一本正经地说,“婚没有结成,那不是我的错。我甚至买好了一条珍珠项链送给我的未婚妻凯特·坦德,可她后来却嫁给另外一个男人。好喽,这条项链虽然只花了我一个半美元,但请教授先生相信我,项链的珍珠很大,也许不会从二十孔筛子里被淘汰出去。”“我的好尼德,”我笑着答道,“那是人造珠,是普通的玻璃球涂上闪光的物质。”“唉!原来是闪光的物质,”加拿大人说,“那也不便宜吧。”“一文不值!不过是欧鲌鱼鳞上的银白物质,从水里采集到的,保存在氨水里,毫无价值。”“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凯特·坦德嫁给了别人,”兰师傅说,一通百通。“算了,”我说,“还是回到价值连城的珍珠上来吧,依我看,各国君主拥有的珍珠再名贵,也难以同尼摩船长的珍珠相媲美。”“就是这一颗,”康塞尔说,并用手指着玻璃橱窗里的那件首饰珠宝。“就是它,我想我不会估错,价值高达两百万……”“法郎!”康塞尔生怕我说错。“对,”我说,“两百万法郎,毫无疑问,船长得来全不费工夫,只是顺手拣起来。”“啊!”尼德·兰叫了起来,“谁敢说,明天海底漫步时,我们不会遇到同样的奇迹!”“得了吧,”康塞尔讥讽道。“为什么不?”“人在鹦鹉螺号上,纵有百万珠宝又有何用?”“船上,不,”尼德·兰说,“但……如果在别的地方。”“噢!别的地方!”康塞尔摇头说。“其实,”我说,“兰师傅说得没错。假如我们能带一颗价值几百万的珍珠回欧洲或美洲,起码可以为我们的历险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同时也会提高我们海上传奇的价值。”“这个我相信,”加拿大人说。列举价格高昂的贵重珍珠时,尼德·兰讲了他的女朋友改嫁别的男人,是因为他买了颗假珍珠项链骗她。“可是,”康塞尔说,他总是喜欢探讨有益的问题,“采集珍珠危险吗?”“不,”我连忙回答,“只要我们事先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干这行有危险吗?”尼德·兰说,“喝几口海水罢了!”“诚如您所说,尼德。想起来了,”我力图像尼摩船长那么从容不迫地说,“您怕鲨鱼吗,大好汉尼德?”“我,”加拿大人回答,“一个职业鱼叉手!干这行当然不在话下!”“我不是说用旋钩把鲨鱼钓上甲板上来,用斧头剁掉鲨鱼尾巴,然后开膛剖肚,把鲨鱼心肝掏出来扔到海里!”“那这么说……?”“是的,就是。”“在水里。”“天哪,得有一把好鱼叉!您晓得,先生,鲨鱼这些畜生,先天不足,咬人得先转身,仰着肚子转,就在这时刻……”尼德·兰说着做了个“咬”的动作,让人脊背凉飕飕的。“那好,你呢,康塞尔,你对鲨鱼怎么想?”“我嘛,”康塞尔说,“对先生我会实话实说。”“那就太好啦。”我想。“如果先生遭遇鲨鱼,”康塞尔道,“我看他的忠实仆人不会袖手旁观的!”阿龙纳斯暗示两个同伴,在水里遇到鲨鱼要怎么做。第二部第二章阅读测试题填空题1.尼摩船长建议去()参观。2.()是一个悲惨的职业。第二部第二章阅读测试题答案填空题1.尼摩船长建议去(锡兰采珠场)参观。2.(采珠)是一个悲惨的职业。

END

*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