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粘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鼻子干痒咽喉痒痛声音沙哑别把鼻炎当感 [复制链接]

1#
紫外线光疗仪的作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802/9263224.html
秋冬季节,很多人的鼻子和喉咙就开始不舒服。以为自己是感冒,但又不见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也就那么时不时一两声,也不觉得喉咙里有痰。但你说不是感冒吧,又的确像感冒一样上呼吸道不舒服,广州人的话讲就是“很热气”,严重点,鼻子喉咙像是喷火一样。

那这究竟是怎么个情况呢?它是感冒吗?

什么是鼻咽炎?

感冒叫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鼻病*感染导致,所以有明显的打喷嚏、流鼻涕、咳痰等机体想要把病原体排出体外的动作。

但是秋冬干燥时候的感觉明显不同,这时候只是鼻子干、嗓子痒,就算有鼻涕也是黏黏稠稠粘在鼻腔里的。这些症状其实是“鼻咽炎”。

鼻咽炎可以有急性的,也可能是一换季就反复发作的慢性鼻咽炎,甚至有可能是过敏性的。所以气候一变化、收拾屋子灰尘一多、或者猫毛狗毛一飞起来,就有可能出现这种像是要感冒的“热气”感。

你看它的名字叫做“鼻咽炎”,包含了鼻子和咽喉两个部位,所以它的具体表现可以有很多种,既可以有鼻子干痒痛、鼻塞、流鼻血等鼻炎症状,也可能有咽喉痒痛、异物感、声音沙哑等咽炎及喉炎症状,同时也会因为呼吸道不适引起头晕头痛甚至反胃呕吐的表现。

鼻咽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针对繁杂的症状,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也是比较多样的,首先需要抽血检查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感染,合并感染的就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病*药物,同时为了缓解症状需要用到药物喷雾、滴鼻、漱口等局部治疗,有时也需要会纠正全身症状,过敏性的还要结合抗过敏治疗等等。

相比之下,中医治疗就显得简单很多,一个复方汤剂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而且对于慢性的鼻咽炎,还可以通过中药调理体质达到减少复发的效果。

那么中药治疗该如何进行呢?

在中医理论里,这种病虽然不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感冒,但仍然属于感受了外部的邪气而发病的,这个邪气就叫做“燥邪”。

中医把自然界让人们生病的各种邪气简单归纳为六个类型,称其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而“燥”,就属于这六淫之一,多在秋季出现。

因此,中药治疗是从解决“燥”的角度出发的,临床常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凉燥:表现为干咳、粘痰、总喜欢清嗓,喉咙常有异物感,一般多伴鼻塞、头痛,舌苔白腻。常用方:杏苏散加减——杏仁,紫苏,半夏,陈皮,前胡,枳壳,茯苓等。

二、温燥:表现为喉咙干痒、咳嗽时及吞咽时会咽痛、无痰、口干、总想喝水,舌苔很少。常用方: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浙贝,沙参、生地、知母等。

三、内燥:表现为鼻腔干燥、流鼻血,喉咙干痒、干咳,咳声短促,无痰或粘痰,声音嘶哑,口干,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心烦,出汗多。常用方:清燥救肺汤加减——太子参,枇杷叶,石膏,杏仁,桑叶,麦冬,胡麻仁,玉竹、天花粉等。

案例分享

李某,女,27岁。

年8月20日初诊

既往易发口干咽燥、鼻腔干燥,现干咳一周,无发热,无咳痰,无咽痛,咽痒、喜清嗓,口干明显,多汗,眠可,大便通畅,面部多痤疮,脉沉细,舌偏红,苔白腻。

处方:杏仁12g,紫苏叶12g,半夏9g,陈皮6g,前胡9g,枳壳6g,桔梗6g,茯苓12g,炙甘草6g,芦根12g,天花粉12g,竹茹3g————2剂

另开具治疗痤疮处方5剂,嘱患者干咳消失后服用。

年9月10日复诊

干咳及口干于2剂药后痊愈,近1月来未见反复,以前鼻腔干燥感消失。面部痤疮已余暗沉痘印,未见新发。

医生

季小添

中医内科

(长按图片即可预约医生)

简介

自幼随父跟诊,略得家传。及长入粤,高校深造,本科修针灸推拿,硕士习中医内科。于常见之外感内伤及经络筋骨诸疾患皆有所涉猎。尤长于脾胃、气血等健康调理,防病于未然。擅长胃痛胃胀、腹泻便秘、呃逆呕吐等脾胃诸症;咳嗽、感冒等外感病症;头痛、腰腿痛、肩颈痛等经络痛症;失眠、脱发、月经失调、痛经等内分泌及妇科见症;痤疮、湿疹、荨麻疹等常见皮肤疾患。出诊时间周一夜间固生堂广州白云分院周三全天、周四下午固生堂广州东山分院周五上午、下午,周日夜间固生堂广州天河北分院

注:文章配图来自rf.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