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健康
传递:爱地球
爱万物
正能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2月7日,大雪节气来临。
作为冬季的第3个节气,“大雪”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一年时间已经渐渐走到了结尾。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
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絳帷。
黄鐘随气改,鷃鸟不鸣时。
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暉。
——唐·元稹《咏二十四节气诗·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节气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节气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
冬季寒冷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支配内臟的植物神经容易处于紧张状态,
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胃肠调节功能易发生紊乱,使胃酸分泌增多,
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引起胃病产生或复发。
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
冬寒之气还能通过口腔、鼻腔以及皮肤经络侵入脾胃,令寒气聚于脾胃不易清除,因此对于寒性胃痛,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大雪时节的饮食调养需要正确分析体质的阴阳属性,从而调配相应的食品。
一般而言要掌握阴虚与阳虚这两类的鉴别,然后再选取不同的食材或者药材使用。
1.大雪宜食
人的体质不同,故饮食养生也应有所侧重。
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其表现为五心烦热,五心即双手心、双脚心和胸心;
还表现为面红上火、口腔咽喉干燥,干咳,口唇皲裂,夜出盗汗、皮肤干燥、毛发干枯。
因而阴虚之人宜防燥护阴,滋肾润肺,
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豆浆、芝麻、百合、莲子、淮山、银耳、萝卜、白菜、茄子、莲藕、马蹄、菱角、香蕉、雪梨、甘蔗等,
忌食燥热食品,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以免化热伤阴。
阳虚之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怕冷畏寒等,
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桃、椰子等,忌食粘干硬生冷的食物。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
特别是北方室内暖气温度偏高的环境,无形蒸发丢失水分较多。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毫升~毫升。
2.养生粥品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不宜过饱,以养胃气。
可以选择性地制作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小米粥、玉米粥、大麦红糖粥、青豆通草粥、车前子大米粥等富有营养的粥品,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营养调适内臟。
养生粥品
大麦红糖粥:
食材:大麦米60克,红糖适量。
做法:研碎大麦米,用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食用。
青豆通草粥:
食材:青豆(未成熟的黄豆)50克,小麦60克,通草5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以水煮通草去渣取汁,用汁煮青豆、小麦为粥,加冰糖少许,搅匀即可食用。
车前子大米粥:
食材:车前子10克~15克,大米50克。
做法:车前子布包入砂锅内,煎取汁,去车前子,加入大米,兑水,煮为稀粥。
3.大雪吃海带
海水性属阴冷寒凉,生长于此的海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
同时,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而每克海带中含钙高达毫克,含铁高达毫克,正是人类摄取钙、铁的宝库。
另外,海带性味咸,长期食用还有温补肾气的作用。所以冬天吃海带对人体有重要的抗寒与保健作用。
治皮肤湿毒瘙痒:
海带50克,绿豆50克,红糖50克,水煮服食,每日1次。
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
海带30克,冬瓜克,薏苡仁30克,同煮汤,加适量白糖食用,每日1次。
咽炎验方:
一斤海带,一斤白糖。干海带减为半量。
用法:海带用水洗净(干燥的海带则要用清水泡软),然后在烧沸的开水内烫一下取出,不可以煮熟,注意保持其一定的生脆性。
开水烫过后取出,滤去水。加入白糖,如同腌制泡菜一般。腌制二三日后吃此海带,每日早中晚三次,每次约取30克嚼服食用。
病程短而轻者一付或两付即愈,重者约三付除根。不必超过三付。
忌烟、酒、房事等灼伤阴津之事。诵读经典或太极修身炼形若能进入口内生津阶段,即能不药而愈。
大雪时节是冬令进补的最佳阶段,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之说。
此时,天地闭藏,人体的阳气也相应内收,
因此冬令进补能及时得到消化吸收,从而更好地促身体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正能量,使畏寒怕冷的现象得以改善。
冬补还能充分调节物质的代谢水平,使各种营养物质最大效率地转化,并将能量最大限度地积蓄贮藏于体内,
有益于体内阳气的壮大升发,涤除邪气,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但是,任何事情过极必反,所以在大雪时节要注意补养得当。
此时进补,反而忌食大鱼大肉等特别油腻的品类,因为这样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反而会消耗自身大量阳气能量,有损于自身的健康。
在大雪节气以后,天气寒冷,人们的运动也少了很多,
这时如果过量地食用一些进补的肉类等,就容易使食物较多地存留在肠胃之中,而不是及时消化吸收掉,
时间久了,这些肉类在肠胃中腐烂之后,不仅会产生大量浊气熏蒸腹部区域,还会刺激胆囊不断地分泌胆汁酸,使大肠受到腐蚀,
长此以往必定会诱发大肠发生病变,甚至还会引发大肠癌等恶性疾病。
因此,大雪时节的进补,需多学习古人的智慧,懂得天地自然和人体的规律,顺应天时,合理滋补。
此时进补的总体原则是补肾壮骨、温补助阳、调和脾胃等。
常言道,“冬不藏精,春必招病”。
大雪天气寒冷,为了提高抗寒能力,人体为产生更多能量,加速了营养素的分解,同时造成了热量的散失过多。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此时需要动用肾封藏的阳气来维持正常的生活。
所以冬季特别是大雪时节,一定要进补益肾,民间亦有“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一说。
比如在大雪节气前后,玉环文旦、黄岩蜜桔、赣南脐橙等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这些都是时令水果,平时适当吃一些有助于防治鼻炎,可以化痰润肺止咳等。
当然,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大雪节气能量卦象对应:坤卦进入完全形成期
天时能量对应:十月
地支时能量对应:亥时
臟腑能量对应:膀胱
经络能量循环对应:三焦经
天地能量主运:水炁智德能量峰值期
六气能量主气对应:太阳寒水
八风能量对应:不周风
四季五行对应:五行属性是阴水转阳水
五音能量对应:羽音波
天地能量的主运是水炁智德能量已经开始进入峰值期了,作为修身者和治事者,
在大雪时节就应当把握天时五运六炁(气)中水德肾炁能量的输布特点,注意太阳寒水能量的生成,立体地把握、全面地应用肾炁与心液。
修身实践者需要同步把握好肾水化炁的升腾与心火生液的转化,将体内内在的质元之水进行类似于自然界水转雪的提纯,
重在一个“凝”字上达成品质的提升,进行同步的变化。
自然界是通过寒冻实现水化雪与冰的形质变化,而身内则应是“反也者”的过程,通过心灯炉火之明,温煦内在质象之水,产生凝炼的形质变化。
更多道德修身文化内容请参考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等系列丛书
每一次的随手转发与点赞或许就能点亮一个生命!
编辑:赵玉萍配图:饮水思源美编:璐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