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粘连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秋分到,天气干燥饮食的减辛增酸要做
TUhjnbcbe - 2025/3/10 20:17:00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治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今天(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秋分日后,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晓宇提醒广大市民: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可按照“减辛增酸”的原则,通过饮食对秋燥进行调治。

这几天,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很多人出现了晚上睡觉喉咙干痒,皮肤总感觉没有水分,鼻腔干燥的同时一不小心还会出血,口腔溃疡频发,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粘液痰等症状。

“这些症状大多源于秋季燥邪侵袭,是犯表伤肺的表现。”胡晓宇解释,“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凉燥侵袭呼吸系统,易发咽痒、咳嗽等。”

这个季节如何防止秋燥?“这个季节应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而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饮食调养方面,防治温燥可选梨、葡萄、猕猴桃、甘蔗、荸荠、番茄、萝卜、百合;防治凉燥可选柿子、石榴、广柑、苹果、白果、核桃、银耳、藕、胡萝卜等。”胡晓宇介绍。

除了饮食,起居方面也应顺应自然规律。“秋分后逐渐昼短夜长,应适当调整作息,早睡晚起。很多老年人习惯性早醒,但醒来后不要着急起床,可以再闭上眼睛多躺一会儿,这样可以更好地把全身阳气收藏起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防止外邪入侵。”

此外,秋高气爽,是进行户外锻炼的大好时机,应多到户外活动,呼吸吐纳,增强肺系功能及抗病能力,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抵御燥邪的侵袭,对冬天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这个季节,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好的运动形式是秋游,可以观赏美景,愉悦身心。除此之外,骑车、走步也是很好的锻炼形式,如果能保证每天走步以上,就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胡晓宇建议。

胡晓宇医生提醒,秋分后应小心这六大疾病:

1.呼吸疾病

秋分后天气转凉,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2.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此时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瘙痒、干裂、流鼻血等症状。

3.肠胃疾病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秋分以后,天气变冷,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还可能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4.心血管病

早晚温差越来越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秋分之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5.过敏性鼻炎

秋季风大,花粉、尘埃都弥散在空气中,易引起过敏。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繁殖,同样易引起过敏。

6.抑郁烦躁

秋分开始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伤春悲秋”也就是这个道理。

胡晓宇

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专长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等疾病诊治和康复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对于体虚畏寒情况的中医治疗。

猜你喜欢

原标题:《秋分到,天气干燥!饮食的“减辛增酸”要做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分到,天气干燥饮食的减辛增酸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