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粘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脾胃好不好有这5个外部特征,就要调理脾胃
TUhjnbcbe - 2025/3/11 18:06:00
得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s://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黄帝内经》中讲道:“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意思是我们身体内部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外表观察出来,这也是望闻问切四诊法中的“望”。

当年跟在老师身边时,看到她给形形色色的人调理过身体,通常是对方还没开口,老师便能将他的问题全都说出来,对方直呼神奇。后来老师和我们讲道,身体内脏腑出现什么问题,一定会在外表有所展现,这是身体在向我们“求救”。

读懂这些身体信号,不要让一些小毛病逐渐越拖越严重,到了最后无法挽回的地步,今天就来说一说,我们最关心的脾胃,是如何给我们发出信号的,如果您也有以下这5个外部特征,就要着手调理脾胃了。

特征一:看脸色,暗淡发黄

脸部颜色暗淡发黄,则可能是脾虚。对于注重脸部保养的朋友来说,皮肤暗黄是无法忍受的事情,但当用了很多护肤品依旧暗黄,那就要考虑是脾气虚了。这种情况多数是脾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

若是脸黄的同时,还伴有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腹泻便溏等情况,就要立刻引起重视。

特征二:看嘴唇,唇白干燥

嘴唇若是干燥、脱皮,没有血色,发白,说明脾胃不好。有的人动不动嘴唇就爆皮,裂口子,还会有牙龈肿痛等情况,大多和脾胃运化失调有关。正所谓,脾其华在唇开窍于口。

若是再加上平时总觉得嘴巴里腻腻的,口苦,有异味,说明脾胃虚了,《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嘴巴是最能反应出脾胃问题的器官了。

特征三:看鼻头,暗淡或发红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是反应脾脏的,鼻头发红则表明脾胃有热,一般还会伴有吃得多,吃完就饿,嘴巴里发苦等情况。

鼻色黄多见脾胃湿热;色青多为腹中痛;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鼻头枯槁,是脾胃虚衰,胃气不能上荣之候。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

特征四:看腹部,肉松垮而无力

有的人四肢纤细,唯独小腹这里一圈赘肉,这说明脾胃不好,运化水谷能力差,吃进去的都变成了痰湿,积累在腹。脾主肌肉,脾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我们肉若是摸上去松松垮垮,和棉花一样,绵软无力,则是脾虚的表现。

特征五:看睡觉,睡不安或流口水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也会受困扰,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时间久了会影响我们的精神,出现健忘,反应迟钝,记性差等。

而且有的人睡着了,会控制不住地流口水,每次睡醒枕头都湿了一片,人体内的五脏对应着五种体液,其中脾对应的是口水。当脾气血亏虚、功能虚弱时,就无法控制口水,就会出现口水自动流出的情况。

那么当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时,我们能自己调养脾胃么?答案是肯定的,脾胃调养是一项长期的事情,要从日常饮食,行为习惯去调养,不做伤害脾胃的事情。

否则一边养脾一边伤脾,脾胃永远调理不好。关于伤害脾胃的事,可以总结为以下一段话:“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两不立,火胜则乘脾土位。”

平时三餐不节、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吃寒凉辛辣的食物、焦虑忧思等不良情绪,都会伤脾胃。只有把这些不良习惯改掉,再去调养,方能见到显著成效。

分门别类调养脾胃

脾胃湿热

我们总结归纳了常见的几种脾胃不舒服问题,一是脾胃内湿热,大便黏马桶,皮肤容易瘙痒,还有脚气,都是湿热下注的表现,舌苔又腻又黄,脾胃里总是感觉有火一样。

脾胃湿热一般与饮食关系密切,经常食用肥甘厚腻,辛辣之物,饮酒都会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要改变饮食习惯,从饮食上加以调理。

可以食用苦瓜薏仁粥,取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先将苦瓜洗净,剖开去籽后切块,与其他食材共煮粥至烂熟,空腹食用。

或是泡上一杯五花茶,干木棉花30克、金银花30克、槐花20克、鸡蛋花20克、葛花20克。所有材料洗净加入毫升清水煎煮,煮熟后饮用。

脾胃虚寒

二是脾胃虚寒,容易纳呆腹胀,腹痛,口淡但是不渴,四肢发凉或者有浮肿,大便不成形,怕冷舌苔白润。脾胃虚寒通常是常食生冷的食物,或是饮食规律太差,早餐不吃,中午外卖,晚上夜宵胡吃海喝。

可用姜汁炖牛乳,准备新鲜生姜和鲜牛奶,把生姜洗净切丝,捣成汁,加入牛奶,小火煮沸就可以了,上午下午各一杯,可以温补脾胃。

还可以推揉带脉,很多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寒气。

带脉是奇经八脉中很重要的一脉,它起于季胁,斜向下行,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用双手从两边按捏、揉点、提拿,按揉时指腹紧贴皮肤,力度要均匀,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不可用蛮力,以免引起损伤。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即可。

或是用手轻捶带脉,沿着带脉横向敲击30~50圈。此法可以恢复带脉的约束能力,化解脾胃周围的湿寒

其中有虚有寒,有火生热,又运化失调,这就不能只吃单一按摩调理了,可以试试看这款食材丰富的糕,里面的食材有11种之多,分别为:糯米、大枣、薏苡仁、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麦芽、芡实、山楂、人参,特别适合脾胃状况复杂的人食用。

茯苓和薏米主要是祛湿降浊,帮助脾胃升清降浊的,茯苓补脾是通过泄湿来完成的,脾属土,土最讨厌水湿,茯苓可以帮助脾土清除水湿。薏苡仁健脾利水,利湿除痹,祛除我们体内的湿浊也就是痰湿之物,但和茯苓不同,茯苓其性向上,薏苡仁向下,这两个一升一降,为互补之用。

白扁豆健脾和中,化湿,像是我们痰湿重容易拉肚子,这时候就用到了白扁豆来收敛;莲子、芡实和山药,分别为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和健脾宣肺的。在补的同时又能收涩住,这样补进去健脾宣肺的东西就都不会散掉了,能被我们的身体真正吸收。

人参补气,脾胃弱的人,身子就虚,容易气虚无力,人参的加入正好可以弥补气虚;麦芽行气,帮我们把脾胃的气机给通化开;山楂可以增进食欲,行气散瘀;红枣滋养气血,最后这些食材打磨成粉后,与糯米粉调和,添加麦芽糖调味,低温烤制出软糯香甜,养护脾胃的小点心。

低温烘焙的制作工艺可以很好锁住食材的性味营养,使之不流失,完完全全吃进肚子里,缺哪儿补哪儿,这些食材相互配合,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和平有偏,即使面对错综复杂的脾胃状况,也能“各司其职”,对应去补养。

咬上一口,糯米的清甜和各种食物混合的味道,层次丰富,好嚼不黏牙,特别适合中老年朋友食用,从掰开的状态就可以看出这个小糕点有多软糯了哦。

每天来上两块,轻轻松松把脾胃养护好,日常生活中,伤害脾胃的事情别再做,多吃些脾胃喜欢的食物,读懂脾胃发给我们的“信号”,只要肯用心养脾胃,脾胃调养其实并不难。

脾胃瘀堵

最后的脾胃虚弱,原因和表现都比较杂,有的因为吃得太多,脾胃无法及时运化食物,造成脾胃内食物滞留,瘀堵,总是腹胀胀痛。有的则是脾气不足,升清降浊无法完成,造成各种湿浊都堆积在脾胃。

无论哪种情况,表现出来的都是脾胃堵堵的,经常胀痛,不思饮食。这时可以吃上一些鸡内金来为脾胃清理一番。

鸡内金是鸡的胃(鸡胗)里面那一层黄色的膜,张锡纯认为鸡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简单来说,就是鸡内金可以清理脾胃里积年累月的垃圾瘀堵。

鸡不同于其他动物,吃东西靠吞,还经常吃进去一些砂石等,让脾胃去研磨,鸡内金是直接接触这些食物和砂石的表层,长久的消磨练就了它清积的本事。且鸡内金乃是鸡的血肉之品,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

鸡内金虽然味道腥苦,比较怪,很多人吃不习惯,但是它的作用又让人不得不去想办法吃进去,经过各类鸡内金食品的尝试,最终还是最青睐这款鸡内金山药薄饼,酥酥脆脆,完全吃不出鸡内金的腥苦味,有着浓郁的芝麻焦香和小麦的香味。

这款薄饼除了添加了三年以上的土鸡内金外,还添加了珍贵的垆土铁棍山药,它比一般的山药健脾养胃效果更好,而且所含的营养也更为丰富,吃起来软糯香甜,只因产量稀少,故而非常珍贵。

山药健脾益气,能增加脾的运化能力,又能滋补脾阴,把水谷固住,气轻性缓,不会给身体增加负担,把耗损的营养慢慢补回来。茯苓祛寒湿,性味往上走,能够帮助脾气升清。芝麻除了有润燥的效果,炒熟后这股焦香的味道还能很好掩盖住鸡内金的腥苦味,吃起来口感更好。

将上面的食材打磨成粉后与小麦粉混合,加一些食盐调味,此外再也没有别的添加剂,不含防腐剂,老人孩子都能放心食用。浓郁的焦香味道,淡淡的咸味,一掰即碎,咬着嚼着都不费劲,老年人吃着也不费劲。

独立包装,每一片都是透明包装,干净卫生,也便于保存和携带,每天来上两片,肚子不撑不胀,很舒服。

1
查看完整版本: 脾胃好不好有这5个外部特征,就要调理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