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有白色念珠菌引起家禽尤其是幼禽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上消化道黏膜产生白色的假膜和溃疡变化,临床上以鸡、鸽多见。
流行特点:本菌广泛在于自然界,在健康家禽的口腔、上呼吸道和肠道等寄生。主要见于幼龄的鸡、鹅、鸽等,一般鸭很少感染。幼禽的易感性和死亡率较成年禽高,成年禽发生本病,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长期使用抗菌药以及维生素缺乏。
临床症状:病禽食欲不振,嗉囊积食不下,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鸡的产蛋率下降。
剖检病变:病死禽机体消瘦、鼻腔有分泌物,可见口腔、咽部、有灰白色粘液,嗉囊黏膜有散在的或密集的乳白色菌落斑块,并与黏膜紧密粘连,剥离后露出红色的溃疡面。
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确保鸡舍通风环境干燥,控制饲养密度,避免拥挤,并应避免长期使用抗菌药,防止消化道正常菌群被破坏,引起双重感染。药物防治可参照禽曲霉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