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用水服药喝多喝少有讲究吗?
在服用药品的过程中,对于哪些药物服用后应多喝水,哪些应该少喝甚至不喝,半数以上的人不能准确答出。
一般的口服剂型,例如大部分片剂通常用~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药物,为减弱其*性,避免对器官特别是对肾赃的损伤,或要求服用药物后每日必须饮水0毫升以上。比如:在服用抗痛风药后,应大量饮水(一日应0~毫升),以降低*嘌呤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风险;服用排尿结石的药后,也须大量饮水,保持一日尿量~毫升,以冲洗尿道,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和尿盐沉淀的机会。
同时,在服用某些药后,则需要少饮水甚至短时不饮水。比如: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胶体果胶铋这些保护胃黏膜药,在服用前后半小时内,不宜喝水,否则影响药效;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川贝止咳露这些镇咳药,服药后也不宜马上喝水。
02
如何识别药品广告?
虚假的药品广告可能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广大公众识别药品广告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对药品广告宣传管理有严格的规定,我们要学会识别这些“药品广告”的真与假。
根据规定,药品广告要经药品监管部门审批,取得药品广告批准号后才能发布,广告上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xxxxxxxxx号)及广告批准号(x药广审(文)第xx号)。马路上散发的或塞到你家信箱里的药品广告,绝大多数是非法的,未经审查,不能相信。
药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含有“根治”“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最佳”等绝对化的用语;也不得含有“国家级新药”“最高科学,最新技术”等违反科学规律,明示或暗示包治百病、适应所有症状等内容;不得含有治愈率、有效率及获奖的内容;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作证明的内容;也不得以儿童为广告诉求对象,不得使用“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承诺等内容;禁止出现有奖销售,让利销售、“某某指定产品”“某某专用产品”等内容。
03
如果漏服了药物应该怎么补?
合理用药不仅应选药准确,即对症用药,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确使用药物。所谓正确使用,就是根据治病的需要和药品的性质,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给药间隔和剂量,使机体和机体特定部位的药物能达到有效浓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如有的药物一日三次或一日四次服用,而缓释、控释制剂一日服用一次即可。严格按每种药物的特定要求服药,才能真正的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如抗菌药漏服了或拉长了服药间隔,会使药物的血药浓度在一定时间内低于有效的抑菌或杀菌浓度,这不仅会影响疗效,还可加速细菌产生耐药性。降压药漏服了,会使已经控制平稳的血压再度升高,这对疾病的治疗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一定要严格按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用法用量服药,不能漏服。
老年人忘性大,如果万一漏服了怎么办?这时要记住不能随意补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发现漏服了应尽快补上(漏服时间在两次服药间隔
1/2以内)。
(2)如漏服时间已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不必补服,按常规服药规律即可。切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剂量服用,以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降血糖药加倍服用,会引起低血糖;抗凝药华法林加倍服用会导致出血。
为了避免漏服药品,最好把药装在小盒内,放到醒目地方,外出时应随身携带。
04
复方甘草片可以长期服用吗?
复方甘草片因其价格低廉,止咳效果明确,为很多呼吸科病人所选用,特别是有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会把它作为常备药物。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类药物具有成瘾性,长期服用会损害健康。据报道,一位病患因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咳嗽,自行连续服用半个月复方甘草片,后来若不及时服药就会出现全身乏力、烦躁焦虑、流泪流涎、剧烈咳嗽等症状,而服药后,上述症状就很快消失。这就是该种药物成瘾现象。
甘草片虽然作为镇咳的经典药,被广泛使用,但5年已经将其列为处方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复方甘草片成分为甘草浸膏粉、阿片粉、樟脑、八角茴香油、苯甲酸钠。其中,阿片可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起到止咳的效果,但它也是一种易使人体引起依赖性(成瘾)的药物,它能快速进入人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多巴胺(能使大脑兴奋的物质)快速增加、释放,让人产生欣快感。但长期反复使用含有致瘾成分的药物后,人体会逐步适应具有一定药物浓度的环境,并产生耐受,需要逐渐加大剂量才能再次感受到药物“有效”,表现出一种强迫要连续或定时用药的行为。使用的时间愈长,依赖性便愈大。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按照医嘱服药,自己给自己治病,尤其是随意加大剂量和延长药物的服用时间,甚至长期服用,会逐渐对这类药物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依赖性。
长期服用甘草片不仅可能导致对该药物的依赖性,过量服用还会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呼吸中枢最显著,严重时可导致呼吸抑制,抢救不及时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在使用复方甘草片治疗咳嗽时,还需向医生询问清楚,按医嘱服药。
05
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就可停药吗?
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不能随便停药。
部分患者在血压高的时候用药,血压低的时候撤药,认为符合“省钱的经济原则”。随意停用降压药物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而忽高忽低的血压很容易对血管壁造成伤害,使通透性加大,或者脂质沉淀使血管硬化甚至形成斑块,堵塞血管。
患者应定期在家中测量血压,根据所测得的血压水平,与诊治医生进行讨论,再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或停药。
如果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将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甚至更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更严重。
降压药需长期服用。选择适合的药物,将血压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才能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06
婴幼儿接种疫苗应注意哪些问题?
婴儿从出生就要根据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定期接种多种预防疾病的疫苗,主要是因为婴儿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善,身体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外界不好因素的影响而患病,因此按时接种疫苗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您的孩子身体状况良好,既往无过敏史,可以放心接种疫苗。在接种疫苗后您可以密切观察1~2天,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发热、烦躁、嗑睡、呼吸急促等,医院就诊。
接种疫苗的时间、接种者的身体条件、有何禁忌证等,都对疫苗的功效以及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适反应有影响,因此,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仔细了解婴幼儿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接种,特别是年轻父母,要了解宝宝对即将接种的疫苗是否有禁忌证,否则很可能不仅没有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反而会引发其他问题。
通常有以下情况的儿童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6)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等。此外,如果小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近期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空腹饥饿时也不宜预防接种。
07
中药都是安全无*的吗?
近年来,中药养生逐渐成了一股潮流。很多人都认为中药安全、没有副作用,甚至能“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基于这种认识,不少人爱到药店买些中药来“自治”疾病,有些老病号甚至将一些含有参类的中药错当“补药”长期服用来达到保健的目的。据青年时报报道,浙江一中年女子10年间痴迷自己购药治病,自认为选的都是中草药或中成药,不大有副作用,结果导致多器官损伤、衰竭。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也不例外。日常生活中,不少喜欢擅购中药治病、保健的人本身多缺乏足够的医学常识,易因辨证不准、重复用药、超量滥用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病症加重,特别是有基础病的患者以及老人、小孩和孕妇,服用不慎更容易伤身,应当引起警惕。
比如有些人一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就吃六味地*丸补一补。其实六味地*丸并非人人适用。六味地*丸只适合阴虚患者,肾阴不足的人,特别是中年人适宜服用。年轻人或者肝脾湿热、肺热的人服用六味地*丸,不但会加重湿热,还会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等现象,还可能越补身体越不适,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所以服用六味地*丸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弄清是否对症,千万不能当成补品随便吃,也不能过量吃。
很多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地服用牛*解*片,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不正常现象。这是过量服用牛*解*片发生的不良反应。牛*解*片服用不要超过三天,否则会引起慢性砷中*,对神经、血管、心脏、肝、肾、脾都能造成损伤,重者危及生命。
08
感冒就应该吃抗生素,这样对吗?
感冒,俗称“伤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感冒是由多种病*引起的,目前感冒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得了感冒,只有注意休息、戒烟、多饮白开水,保持口腔、鼻腔清洁、进食易消化食物,室内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清新,一般5~7天左右,感冒即可自愈。
为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早日康复,感冒期间可选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如头痛、头晕、全身肌肉酸痛,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鼻塞严重者可选用鼻黏膜血管收缩药:伪麻*碱或1%麻*素溶液滴鼻;流清鼻涕可选用抗过敏药: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对感冒病*是无效的。感冒一开始就服用抗生素,不但对治疗无益,还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当感冒后咳嗽频繁,伴*稠粘痰、发热、咽疼等继发细菌感染时,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09
家里应储备哪些药品?
多数人都喜欢在家里备一个小药箱,放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但家中储藏药品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怎样才能够让小药箱成为健康助手,而不是健康隐患,这里是有一些学问的。
小药箱当中的“存货”不能过多,应主要为应急药物,例如:
(1)感冒药:感冒是常有的事,经常会在夜晚袭来,储备少量的抗感冒药物,以备及时缓解症状是有帮助的。
(2)抗过敏药:由于饮食、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会受到过敏反应的骚扰,出现皮肤出疹,瘙痒难耐,适量用一些药品可及时控制症状。
(3)止泻药:储备一定量的*连素,对控制腹泻有很好的疗效。
可储存一些外伤类药物,例如:红花油、创可贴、碘酒,这些都可以对跌打损伤做一些简单的处理。
注意:不要随意囤积“抗生素”类药物,也不要存放过多处方药。对于一些复杂严重的症状不能自行用药,医院听从医生的医嘱后方能用药。
10
买药如何防“李*”?
随着观念的转变,不少人已习惯于自行购药,自我药疗。那么如何防止买到假药呢?以下几点可以帮你识别所购买药品的真假,避免因购买假药而延误病情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1)注意购药渠道
在正规的信誉良好的药店购买药品,因为这些药店管理正规,购药手续齐全,比较有信誉。
(2)看包装盒
包装完整,要有批准文号、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及有效期等。另外,正品所用的纸盒质地良好;外观颜色纯正,印刷字迹清晰,批号效期醒目。假药往往包装盒所用的纸盒比较松软、稍厚,外观颜色不纯正;字迹有些模糊,易分层,打的钢印批号透过纸盒。包装药品的铝箔板:正品印刷字色纯正,字迹清晰,边缘整齐。假药边缘不整齐,印刷字迹有些模糊、重影,字色深浅不一等。
(3)看药片(胶囊)上的字体
正品药片表面光滑,片上所压字体深浅一致、清晰。
(4)看药品批准文号和有效期
目前,我国已经统一了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国药准字H(Z、S、J)+8位阿拉伯数字,其中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分包装。另外看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就是劣药。
(5)看药品说明书
经批准合法生产的药品的说明书内容准确,治疗范围限定严格,附有详细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如果出现了一些国家禁止的内容,如“祖传秘方”或宣称包治百病的药往往是假药。
大馆陶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