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疫情防控及常见传染病预防温馨提示
秋冬季空气干燥、气温多变、昼夜温差大,更是传染病高发期,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切实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疫情防护持之以恒。时刻保持警惕,适应习惯“新常态”,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疫情防控家园携手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关于秋冬季疫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
您好!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早教中心是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形成传染病的高发频发,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全园师生身体健康,现就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有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各种传染性疾病不断扩散。了解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对于提高幼儿的免疫力,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
1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引起。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雾霾天气,应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3、居室常开窗通风。
4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5
诺如病*
主要症状: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保健小知识
01根据天气加减衣进入秋日,天气开始有转凉的迹象,特别是经历降水后的气温骤降,更是需要多加注意。
常说“春捂秋冻”,“捂”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父母应当根据室外温度给孩子来增减衣服,并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
为了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妈妈们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中多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青椒、西红柿、橘子、柠檬等。胡萝卜、苋菜等*绿色蔬菜,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中医理论认为:风多易燥,风燥外邪侵袭人体,很容易入里化热,常常表现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体弱者还可能感染病*,发生肝炎、肺结核等季节性传染病。而蜂蜜具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益气补中、解*的功效,适当喝杯蜂蜜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育。
在流感的常发季节,父母们可以选择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相对来说也比较的安全可靠。
06给孩子多喝水
秋高气爽,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孩子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在幼儿园里时,老师尤其要关照小朋友多喝水。
平时多给孩子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妈妈在给孩子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
孩子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孩子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孩子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孩子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10秋季饮食防感冒
秋天天气逐渐转凉,是流行性感冒多发的季节,家长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中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食品,增强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奶制品、动物肝脏、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蔬丰富,大部分绿色蔬菜及红*色水果中都富含大量维生素,建议孩子多吃。
-END-
◎详情
请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