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4日凌晨,位于莫斯科城区西南部的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6号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人受伤。其中中国留学生就有46人烧伤,还有11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在慌忙之中,竟有几个中国学生在火灾时想乘电梯下楼逃生,结果却被困在内活活呛死!这就是血的教训啊!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火灾时是不能使用电梯的呢?又有多少人知道要用人防知识来自救呢?你,是否也会同样的茫然呢?就像对“人防”的茫然是一样的?我们,应该低下头吧。
而在6年春节,哈尔滨市的一家酒楼也发生了火灾,几十人顷刻间被烈火和*气夺去了生命。烟雾迷漫,熊熊燃烧的大火瞬时吞噬了我所想象到的一切。
但在这令人恐惧的尖叫声中,却也能发现冷静的智睿。在二楼一间小餐厅里,有一家人正在聚餐。他们发现火情后,急忙奔向紧急出口,但门被锁住,无法撞开。他们又想下楼,但楼梯处已被烟火笼罩。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家人临危不乱,急忙退回小餐厅,然后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打开通向外界的铁窗,以便求救。有的人负责堵住餐厅的门缝,以防*气、烟气灌入小餐厅。他们将餐厅的窗帘扯下来堵门缝,堵不严时,又用啤酒将窗帘浸湿,将烟气、*气基本挡于门外。后来,急救人员赶到,这一家人获救。·
从上面这两例事件可以看出,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用的急救小知识可能可以让我们度过难关,甚至拯救生命。人人与"急救"有关,因为谁都难免发生一些危急情况,甚至意外伤害。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伤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在旅游出差的路上,有时也会遇到紧张突发的场面,需要你伸出援助的手。所以,学点急救知识实在是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学到常用的急救知识,又能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和日常简单的护理方法。以便在万一发生不测时,用救死扶伤的一片爱心,实行有效的急救方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这里也许就能体现。
下面就让公益青年会来为大家普及一些日常急救的小知识,大家快快接收吧
1.扭伤就热敷,受伤部位更肿痛
很多人一扭伤脚,就立刻热敷。殊不知,这样做会让扭伤部位变得更肿痛。
正确做法:
立刻休息
扭伤后要立刻停止活动受伤的部位。
冷敷
休息15~20分钟后,用凉毛巾冷敷15~20分钟,间隔5分后再敷。
冷敷时当皮肤的感觉从冷变为疼痛再变为灼热最后变为麻木时就可以结束冷敷。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轻肿胀、疼痛及痉挛。
包扎
还可以用绷带把扭伤的地方包扎住,可以起到压迫减少肿胀出血。还可以抬高脚部,促进回流,也是减少肿胀的方法。
热敷
一般来说48小时后,或受伤部位已经不再红、热、肿时,可用热敷舒缓疼痛。
注意
伤口皮肤破损时,应避免冷敷和热敷。感觉神经敏感或迟钝的人,如糖尿病、中风患者,冷敷与热敷时应格外小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如果扭伤部位出现变形或影响活动,医院骨科就诊。
2.卡鱼刺,吞饭团扎得更深
醋在食道内无法停留,达不到软化鱼刺的目的;强咽饭团不但无效,而且可能带来危险,因为鱼刺扎入咽喉或食道黏膜时吞下饭团,只会使鱼刺扎得更深,轻则加重局部组织损伤,重则造成溃疡或感染。
正确做法:
停止进食
应立即停止进食,放松咽喉尽量减少吞咽动作,舒缓情绪,因为情绪紧张,会造成咽喉部肌肉收缩,异物会卡得更紧。
借助工具
可用筷子或匙柄、压舌板等轻轻压住舌头,借用光亮观察异物大小、位置,如不深,可用小镊子轻轻将其夹出。
寻求医生帮助
鱼刺位置深,拔出有困难,则不要自行解决,避免发生新的创伤。
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治,这也是异物刺伤时最恰当的处理方法。
温馨提示
预防鱼刺卡喉,最重要的是认真吃鱼。因为鱼刺卡喉大多数是吃饭、看电视、聊天中的时候发生的。
3.异物卡喉,干等易窒息
如有异物卡在了喉咙,出现窒息、呼吸困难、呛咳甚至呼吸骤停等症状,千万别用手指伸入喉咙去取,这样不仅没有效果,还会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
如果气道完全堵塞,3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人就可能心脏骤停,急救难度增大。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当事人尽快清除异物。
海姆立克急救法:
1岁以下婴儿
一手托住孩子,让其脸朝下,趴在家长膝盖上,并拍孩子后背,观察是否将异物吐出。如果异物还没出来,可将孩子翻过身来,面对家长,将手指并拢在孩子两个乳头连线的下方,两个动作都要求孩子的头低于臀部。
1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家人可从背后抱住,双手互握放在肚脐到剑突中间位置,快速用力冲击压迫上腹部,使一股气流猛然从气道冲出,有助排出异物。
如果此法进行1~5次后异物没能排出,应立即拨打呼救。
如果发现患者窒息,失去意识倒地,应马上按压胸部;如果患者呼吸困难但没有窒息,医院,用气管镜取出异物。
4.流鼻血,仰头止血“弄脏”肺
把头仰起不但不利于止血,还会使鼻血倒流至咽喉、食管、气管和胃,引起不适、恶心;流鼻血过多的患者,甚至还会把吞入的血液呕吐出来。
不停俯身和仰起头,更会增加鼻腔出血量;出血量很大时,仰头还易把血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有窒息的危险。
另外流鼻血时不可堵塞鼻孔!
正确做法:
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略微低头,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10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如果还出血,可稍微移动一下捏的位置,直到血止住。
也可用棉球堵塞流血的鼻孔,达到止血的效果,不推荐使用卫生纸。
止血后,不要着急清理鼻内血污,也不要用力揉鼻子,以免再次流血。如血流不止,应尽快就医。
5.烧伤烫伤抹牙膏,伤口易感染
酱油、鸡蛋、香油、牙膏等就地取材的“假烫伤药”,不仅没有治疗烧烫伤的作用,还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就诊时,医生不易判断创面的大小和深度,还得先清洗才能施救,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正确做法:
剪开衣物
处理烫伤时不要随意脱下与皮肤粘连的衣物,应用剪刀剪开衣物后再处理。
用冷水冲洗
面积不大的轻度烧伤,冷水冲洗可以减轻热力对创面的进一步损伤,迅速缓解疼痛。
一般来说应该冲洗15分钟左右,水流别太大,冲洗的水温不能过低,更不能用冰敷,以免冻伤皮肤。
别用创可贴
烧伤和烫伤不能用创可贴,以免分泌物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
如果烫伤比较严重,或烫伤面积比较大,医院诊治。
6.昏迷掐人中,延误治疗时机
掐人中并不建议用于任何原因的昏迷,更对脑梗阻、心肺疾病引起的昏迷无能为力。
正确做法:
当发现有人倒地昏迷时,施救的正确顺序和方法是:
保证患者的现场安全;
评估患者意识,立刻拨打或请其他人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候急救车到来的同时可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施救。
7.胸痛,判断失误可造成猝死
心肌梗死是造成猝死最主要的病因,但不少人却误把心梗当成心绞痛,只服用硝酸甘油而不及时就医,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
正确做法:
让患者保持镇静、停止活动。
自己拨打或让别人拨打急救电话(或)
让别人去拿急救包和AED(如果有)
如果患者不存在阿司匹林过敏、没有严重流血、没有卒中症状,则可以给他服用药物。
确定患者是否需要CPR。如果需要则实施CPR,也可单纯实施胸外按压。
8.异物入眼,揉眼易感染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正确做法:
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有带隐形眼镜的,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医院进行诊治;
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9.游泳时,小腿抽筋
在炎热的夏天,应该有许多小伙伴很喜欢到凉爽的泳池还有附近一些江河里游泳戏水吧,(在这里要强调江河湖泊危险系数太高,最好是到游泳池),在下水游泳之前如果没做好热身,很容易导致小腿抽筋。遇到小腿抽筋不要慌,公益青年会这就来教你怎么办。
正确做法:
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时,离岸近的应立即上岸,伸直腿坐下,用手抓住抽筋腿的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使其放松。若不能及时上岸应保持冷静,屏住气,在水中做上述动作。
10.外伤出血,不及时处理易毁容
正确做法:
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者洁净的自来水冲洗,但不要除去已凝结的血块。
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纱布,绷带包扎后,医院处理。
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伤处覆盖消*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个小时,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伤势严重者,医院。
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纱布覆盖伤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再出血为度,医院处理。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