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支原体病又叫霉形体病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简称“慢呼”,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呼吸道,本病特征是发展较慢,病程长,在鸭群中长期蔓延,尤其是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发生本病后,鸭体抵抗力降底,极易并发大肠杆菌病;如并发大肠杆菌病,可造成大批鸭只死亡。
流行特点
各日龄的鸭均可感染,但以2~3周龄多发,成年鸭少见。病鸭和带菌鸭是危险的传染源,鸭舍的不良环境、密度大、应激、育雏温度忽高忽低、温差过大引起,单独感染时死亡率低,与大肠杆菌并发死亡率极高。
本病可以通过被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带菌的种蛋垂直传染。发病率高,但病死率较低,若并发其他细菌(如大肠杆菌)或病*(如低致病性禽流感)感染时,病死率明显增加。
临诊症状
雏鸭发病最早可见于5日龄,7~15日龄雏鸭易感性最高,发病率可高达60%,甚至%,但病死率较低,一般为1%~2%。
鸭群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病鸭常张口呼吸,发出“呼噜”的湿性啰音,夜间关灯后较清晰。中后期病鸭呼噜、咳嗽、喘气、打喷嚏,似鼻道不通气,流鼻液,有的眼脸肿胀,鼻窦和眶下窦蓄积渗出物,一侧或双侧眼睛失明,有的流眼泪或脓性分泌物。此时鸭群明显表现食欲下降,粪便稀薄,呈白色、*色或绿色。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含有粘稠状渗出物,气囊壁增厚、混浊,严重者有干酪养渗出物,上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窦腔内充满粘液和干酪样渗出物,并可见到纤维素性肝周炎和心包炎。肠膜炎、心外膜、心内膜有明显的出血点。
治疗
+气囊速治+环丙沙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